首页> 中文学位 >仿生轻量型玄武岩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开发
【6h】

仿生轻量型玄武岩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开发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以前沿的仿生学为基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在生物体轻量型设计手法的指引下,首次用新型生态的玄武岩纤维(BF)强化了新兴环保的木塑复合材料(WPC),展开了新型生态复合材料(BF-WPC)的研究。本研究不仅充分利用了本研究室坚实的仿生研究基础和学科交叉的优势,成功地为开发BF-WPC探明了道路;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还观察到了前翅中新的微细结构,也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体化蜂窝板制备技术。
   (1)关于甲虫前翅:对仿生的基础——甲虫前翅结构进行了回顾与深化研究。首次观察到了纤维呈现网状交联排布方式,验证和继承了本研究室提出的优秀的“小柱-蜂窝”芯轻质一体化结构。根据甲虫前翅断面的纤维形状及其分布,归纳出了生物体所采用“最大填充”和“最优效果”两种生物手法,为本仿生研究确定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2)BF-WPC中的较佳BF长度及其含量的探明:在未添加任何助剂的前提下,用短切长度为3、6、9mm和12mmBF强化WPC;结果表明BF能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在力学性能与BF含量之间存在最大值现象,并提出了“弱端面”的定性假说,较为圆满地解释了这一现象。至于较佳的短切BF长度及其含量范围,当短切BF长度为3mm时,“弱端面”最多;BF长度为12mm、含量为30%时,容易造成纤维分布不均;结果表明,BF长度为6mm、含量为18-24%时,其力学性能提高的幅度达到最大。就其原因,很可能是BF短切长度为6mm时,“弱端面”为3mm时的一半,而短切BF‘的长度也正好是12mm的一半。此时兼有两者的长处,从而取得了最佳的增强效果。
   (3)较佳增容剂含量的探明:用BF含量为18%和24%、长度为6mm时对WPC的实验表明,均在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MAPE)含量在6-10%区间内取得最大值。从试样断面形态上看,未添加MAPE时BF表面光滑,添加一定量MAPE时BF表面模糊,形成特别的界面层,有效地增强纤维与WPC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力学性能。
   (4)对于网格纤维增强的BF-WPC:证实了生物网格纤维结构能有效地提高BF-WPC的力学性能。
   (5)对于三维轻量型结构的仿生研究:用BF增强的环氧树脂首次制备了一体化“小柱-蜂窝”板材,并成功地将增强用的长、短两类纤维方便地分布于整个一体化窝蜂结构的复合板材中。此技术可以结束蜂窝板现有的多体成型技术,具有整体性好、无需粘结、易产业化等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