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核黄素高产菌
【6h】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核黄素高产菌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文献综述

1.1概述

1.2核黄素在机体中的作用

1.2.1核黄素影响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

1.2.2核黄素影响人体的健康

1.2.3目前我国人群的核黄素营养状况

1.2.4改善我国人民核黄素营养状况的措施

1.3核黄素的生产

1.3.1抽提法

1.3.2化学合成法

1.3.3化学合成与微生物发酵相结合的生产方法

1.3.4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核黄素

1.4.核黄素的提取

1.4.1酸溶法

1.4.2碱溶法

1.5核黄素的测定方法

1.5.1分光光度法

1.5.2荧光光度法

1.5.3微生物法

1.5.4液相色谱法

1.5.5其它方法

1.6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二.核黄素发酵液中的产物含量测定

2.1概述

2.2材料与方法

2.2.1材料

2.2.2方法

2.2.3核黄素含量计算

2.3结果与讨论

2.3.1酸溶提取与水溶提取核黄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3.2光强对核黄素测定方法的影响

2.3.3水浴提取条件对核黄素测定的影响

2.3.4菌体分离方式对核黄素测定结果的影响

2.3.5本文改进的水浴提取法与《药典》法对核黄素测定结果的比较

三.高效生产核黄素的假丝酵母菌种选育

3.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3.1.2方法

3.2结果与讨论

3.2.1核黄素生产菌I0的形态观察

3.2.2对出发菌株IO进行紫外光诱变的致死率计算

3.2.3抗铁离子突变株筛选

3.2.4抗铁离子突变株F52的抗性试验

3.2.5抗残余发酵液突变株筛选

3.2.6抗D-脱氧葡萄糖突变株的筛选

3.2.7抗杀结核菌素(Tubercidin)突变株的筛选

3.2.8核黄素高产突变株遗传稳定性试验

3.2.9 TL-2菌株的抗性鉴定

四.亲株YI131和TL-2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融合

4.1前言

4.1.1概述

4.1.2原生质体融合的程序

4.2材料与方法

4.2.1材料

4.2.2实验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3.1对数生长期的确定

4.3.2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4.3.3预处理条件研究

4.3.4渗透压稳定剂对再生及形成率的影响

4.3.5不同来源的酶对原生质形成的影响比较

4.3.6原生质体制备结果

4.3.7原生质体的鉴别

4.3.8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的传代培养与鉴定

五.核黄素固体发酵的工艺条件

5.1概述

5.2材料与方法

5.2.1菌种

5.2.2培养基

5.2.3菌种的分离与活化

5.2.4种子摇瓶培养

5.2.5固体发酵培养

5.2.6核黄素含量测定

5.3结果与讨论

5.3.1培养基的选择

5.3.2添加麸皮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5.3.3通风量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5.3.4水分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5.3.5温度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

5.3.6核黄素生产规律

5.4结论

六.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核黄素(维生素B<,2>),是细胞中氧化还原型辅酶FMN与FAD的组成部分,常见于天然食物中.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核黄素,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中.对《药典》中核黄素含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做了改进,使之适用于发酵液中核黄素含量的快速、简便测定.①将避光操作改为在光强为400~1000I背景下操作.②将酸溶法改为水溶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