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我国网络传播中的角色“把关”——以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为例
【6h】

试论我国网络传播中的角色“把关”——以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二 概念简述

2.1 网络虚拟社会

2.2 网民与网民舆论

2.3 网络把关人

三 网络传播中的网络媒体“把关”

3.1 网络媒体的信息曝光尺度

3.2 网络媒体“把关”的倾向性

3.3 网络媒体把关的倾向性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 网络传播中的网民“把关”

4.1 网民“把关”的方式及渠道

4.2 网民“把关”的特点

4.3 网民非理性“把关”的原因

4.4 网民非理性把关产生的负面影响

五 网络传播中的政府“把关”

5.1 政府网络“把关”的主要举措

5.2 政府“把关”的出发点

六 网络媒体、网民和政府角色“把关”的责任

6.1 网络媒体角色的认知

6.2 网民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的提高

6.3 政府管理规范的强化和言论冻结的规避

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以及开放性,营造了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更加开放的传播环境,于是出现了很多关于互联网弱化了“把关人”功能的观点。尽管网络拉近了全世界的距离,增强了传播的交互性,但是网络真的弱化了“把关人”的功能吗?本文以轰动全国乃至引起国外媒体关注的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为案例,从网络媒体、网民和政府三类网络“把关人”的角色特点来浅析网络把关人的“把关”特点,并说明网络传播非但没有弱化“把关人”的功能,且从一定程度上对事件本身依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探寻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期推动我国互联网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开放与和谐的方向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