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文化器物再设计研究——以良渚陶器为例
【6h】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文化器物再设计研究——以良渚陶器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文化再设计研究现状

1.2.2 设计符号学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课题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符号学与设计

2.1 符号

2.1.1 符号的定义

2.1.2 符号的形成与传播

2.1.3 符号的功能

2.2 符号学概念

2.3 符号学的发展

2.4 设计符号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设计符号

3.1 产品符号

3.2 产品符号构成

3.3 产品设计符号学体系

3.4 产品设计符号学系统

3.4.1 产品符号系统的语义学规则

3.4.2 产品符号系统的语构学规则

3.4.3 产品符号系统语用学规则

3.5 符号语境

3.5.1 语境对于产品符号设计的意义

3.5.2 符号语境的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良渚陶器形态的设计符号学特性

4.1 良渚陶器形态

4.1.1 产品形态的分类

4.1.2 良渚陶器形态分类

4.2 良渚陶器形态符号性

4.2.1.良渚陶器形态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4.2.2 良渚陶器形态符号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性

4.2.3 良渚陶器形态符号的功能

4.3 良渚陶器形态符号的语义研究

4.3.1 陶器形态语义的认知

4.3.2 良渚陶器符号的外延语义与内涵语义

4.3.2 良渚陶器形态符号的语义解析

4.4 良渚陶器形态符号的语构研究

4.4.1 良渚陶器造型初步分析

4.4.2 良渚陶器造型分解

4.4.3 良渚文化陶器造型演变

4.4.4 良渚陶器造型特点

4.5 陶器形态符号的语用研究

4.5.1 陶器的实用用途

4.5.2 社会关系——祭祀

4.6 文化产品设计语境分类

4.6.1 语境的分类原则和标准

4.6.2 文化产品再设计语境分类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文化器物再设计方法及设计实践

5.1 现时性语境下用户对于现代设计产品的语义感知

5.1.1 现代样本搜集

5.1.2 现代产品原始语义感知获取

5.1.3 提炼语义感知词汇

5.1.4 条目的精炼和降维

5.2 现代产品语义感知与良渚文化陶器造型要素对应关系的建立

5.2.1 调查样本

5.2.2 调查过程

5.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5.3 建立计算机辅助陶器设计系统

5.3.1 陶器设计结构模型

5.3.2 计算机辅助陶器再设计系统三维模块

5.3.3 陶器再设计图片浏览模块

5.4 运用符号学设计方法进行良渚文化陶器再设计

5.4.1 以符号学为基础的良渚文化陶器再设计流程

5.4.2 设计实践

5.4.3 方案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产品在功能和形式上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需要从量的消费向质的消费转化,满足消费者更多的感性需求。设计师在注重产品功能、材料和新科技的同时,考虑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更多的非物质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文化因融入产品创新中,为消费者带来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
  本文以设计符号学为基础探讨文化器物再设计的方法。从产品符号系统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三大规范探讨产品语义、语构与语用之间关系,并引入语境因素,探讨现代感性需求与文化器物形态之间的关系。以良渚陶器为例,探讨良渚陶器形态符号的语义、语构与语用。最后,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式,探讨文化器物再设计方法。
  文章首先系统的介绍了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和符号学理论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良渚文化陶器的产品符号系统,分析了良渚陶器形态符号的语义学规则、语构学规则和语用学规则。依据研究内容的特性和语境分类原则,将语境进行了分类。提出基于产品符号学的跨语境文化再设计模式,以良渚陶器为例结合感性工学、数量化Ⅰ类数量化方法,建立计算机快速辅助设计系统辅助进行文化器物再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