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性元素修饰的聚酰胺介导原癌基因c-kit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凋亡
【6h】

手性元素修饰的聚酰胺介导原癌基因c-kit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凋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c-kit受体与肿瘤的关系

1.1.1 c-kit受体的结构

1.1.2 c-kit受体的分布

1.1.3 c-kit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

1.1.4 c-kit受体与肿瘤

1.2 c-kit受体的靶向治疗

1.2.1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

1.2.2 c-kit受体靶向小分子

1.3 聚酰胺与基因调控

1.3.1 聚酰胺对NDA的识别

1.3.2 聚酰胺对基因的靶向调控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3 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第二章 c-kit基因高表达肿瘤细胞的筛选

2.1 引言

2.2 仪器与材料

2.2.1 仪器

2.2.2 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肿瘤细胞的培养和收集

2.3.2 RNA的提取

2.3.3 引物序列

2.3.4 RT-PCR反应

2.3.5 1.5%琼脂糖凝胶电泳

2.4 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酰胺与c-kit基因在基因水平上的相互作用

3.1 引言

3.2 仪器与材料

3.2.1 仪器

3.2.2 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16% Native-PAGE的配制

3.3.2 Native-PAGE电泳条件

3.3.3 染色分析

3.4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酰胺诱导c-kit高表达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4.1 引言

4.2 仪器和材料

4.2.1 仪器

4.2.2 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及计数

4.3.2 RTCA实验

4.4 实验结果

4.4.1 聚酰胺对BEL7402(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4.4.2 聚酰胺对BEL7402(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4.4.3 聚酰胺对MKN45(低分化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4.4.4 聚酰胺对MKN45(低分化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酰胺5联合萘酰亚胺或抗c-kit单克隆抗体诱导c-kit高表达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5.1 引言

5.2 仪器和材料

5.2.1 仪器

5.2.2 材料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萘酰亚胺对A549(肺腺癌)和SGC7901(胃低分化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5.4.2 聚酰胺5对A549(肺腺癌)和SGC7901(胃低分化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5.4.3 聚酰胺5联合萘酰亚胺或抗c-kit单克隆抗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展开▼

摘要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虽然传统的手术疗法、放疗和化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然普遍偏低。靶标治疗现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多靶点药物在治疗的同时也伴随着强烈的副作用。寻找单靶点低毒高效的抗肿瘤药物是非常必要的。原癌基因c-kit与肿瘤的关系非常密切,且高表达于某些肿瘤细胞中。聚酰胺分子在DNA小沟能特异性地对DNA碱基具有1∶1的识别作用,被认为是目前对DNA碱基特异性识别能力最强、极有希望研发成基因靶向药物的合成小分子。
  基于实验室原有的研究基础,本论文设计了五种以c-kit基因为靶点的聚酰胺小分子;试图探求这五种新的化合物对原癌基因c-kit高表达的几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利用RT-PCR(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技术,筛选出了四种高表达c-kit基因的肿瘤细胞并作为后续实验的靶细胞。采用Native-PAGE(Native-Polyac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方法,考察了聚酰胺小分子与c-kit基因在体外基因水平上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聚酰胺4和聚酰胺5与c-kit基因有明显的结合,且聚酰胺5与c-kit基因的相互作用要强于聚酰胺4。RTCA(Real Time Cell Analysis)技术可实时监测细胞的生长状况,在体外细胞水平上,80μM聚酰胺4和20μM聚酰胺5可强烈的抑制BEL7402(肝癌)和MKN45(低分化胃癌)细胞的生长。此外,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还考察了实验室研究的另一类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萘酰亚胺分子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发现,在A549(肺腺癌)和SGC7901(胃低分化腺癌)细胞中,1μM的聚酰胺5和20μM的三种萘酰亚胺分别单独作用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性非常弱;而当1μM聚酰胺5和20μM萘酰亚胺或者0.1μg/mL抗c-kit单克隆抗体联用时,细胞毒性作用明显增强。其中,1μM聚酰胺5联合20μM萘酰亚胺2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最强,而1μM聚酰胺5联合抗c-kit单克隆抗体则对SGC7901细胞的细胞毒性最强。这为筛选低毒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及肿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