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空间计量的住房价格与福利水平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6h】

基于空间计量的住房价格与福利水平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3.2 论文的难点

1.3.3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福利及其测量理论综述

2.1.1 福利理论综述

2.1.2 福利测量理论综述

2.2 住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扩散效应理论综述

2.2.1 住房价格影响因素理论

2.2.2 住房价格扩散效应理论

2.3 住房价格与福利水平关系理论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理论

2.3.2 国内相关研究理论

2.4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及相关方法

2.4.1 空间依赖性

2.4.2 空间异质性

2.4.3 空间权重矩阵

3 浙江房地产市场情况

3.1 我国房地产政策变动

3.1.1 制度型政策变动

3.1.2 调控型政策变动

3.2 浙江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3.2.1 供给状况

3.2.2 需求状况

4 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4.2 初始分析

4.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2.2 指标相关性分析

4.3 空间相关性分析

4.3.1 基于Moran’I指数的全局自相关检验

4.3.2 基于热点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3.3 小结

4.4 传统面板数据分析

4.4.1 模型构建

4.4.2 模型结果分析

4.5 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4.5.1 模型构建

4.5.2 模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基于住房价格涟潸效应的政策建设

5.2.2 基于居民福利与住房价格关系的政策建设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启动并迅速发展。伴随着近年我国总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居民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住房需求不断放量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家庭持有住房资产逐渐盛行,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意义上关于房价与居民福利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是强调收入差距、居民消费与房价的关系,对于房价与居民整体福利的关系,甚少有文章讨论。
  本研究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森(Sen)的福利模型,将其分为功能型福利和能力型福利两个维度对浙江省各县的居民福利水平进行评价。然后求解房价与居民福利的全局Moran'I指数,并对二者进行热点分析,之后求解传统面板数据模型下,福利对于房价的影响,最后采用计算空间面板模型。
  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1)我国住房价格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宁波城市区、金华-义乌城市圈与温州城市圈是主要的福利水平高值区域所在地;(3)功能型福利和能力型福利是地区结构性差异与时期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以固定效应排除二者影响后,功能型福利对于住房价格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且且贡献率超过-36%,这表明至少在短期,区域内部居民福利的实现与提高水平要以降低住房价格水平为代价。而能力型福利则对房价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在排除地区与时点已有差异的前提下,居民实现自身福利提高的能力改善并不会导致房价的上涨或是下跌。
  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认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在房地产调控上在调控政策中应注意时效性、针对性、目的性。同时,强调当下要注意转换福利提升思路,加强居民福利信息平台与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