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智能电子监察系统研究与应用
【6h】

智能电子监察系统研究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电子监察系统的发展情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各章节内容安排

第2章 模型和算法描述

2.1 多智能体的概念、内容

2.2 状态机

2.3 Apriori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数据传输模型

3.1 模型概述

3.2 基于多智能体的智能数据传输模型

3.3 数据感知层模型

3.4 数据协调层模型

3.5 数据应用层模型

3.6 基于状态机的数据传输工作流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监察模型研究

4.1 监察体系研究

4.2 风险监察模型

4.3 智能监察数据处理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监察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电子监察系统总体设计

5.2 电子监察系统功能设计

5.3 电子监察系统在高校采购系统中的应用

5.4 电子监察系统数据模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展开▼

摘要

利用电子监察系统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监察,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的措施之一。由于电子监察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建设往往不同步,监察点和监察规则不同步,导致数据对接困难和滞后。本文研究一种带有数据传输系统的电子监察模型,对一般业务系统进行网格化建模,并在节点上布置感知数据的智能体,对业务流程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转换、上载。较好地解决了数据对接困难的问题,并且能快速、动态获取业务流程数据,提高了电子监察系统监察的实时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本研究提出了风险监察模型。将业务系统抽象成风险监察模型后,在模型上定义风险点,布控监察点。不同业务系统编码结构、数据格式各不相同,业务系统数据采集后需要进行转换。研究一种数据传输模型,在采集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规则转换后,上载到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仓库。在电子监察系统的研究中,概述了电子监察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详细描述了监察引擎和监察系统的监察原理,以及监察数据输出后如何进行监察预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