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公司补充性信息披露动因研究
【6h】

我国上市公司补充性信息披露动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信息及信息披露

1.1.2信息披露的分类

1.1.3补充性信息披露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1.1.4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1.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3研究意义

1.4研究的主要内容

1.5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补充性信息披露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委托代理理论

2.2内部控制理论

2.3博弈论

2.4信息不对称理论

2.4.1逆向选择

2.4.2道德风险

2.4.3外部性问题

第3章补充性信息披露动因的规范分析

3.1规范分析的前提假定

3.1.1经济人假定

3.1.2半强势市场假定

3.1.3信息不对称假定

3.1.4融资优序假说

3.2导致补充性信息披露产生的内部因素分析

3.2.1委托代理框架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类

3.2.2治理层权利过大或过小时补充性信息披露动因的研究

3.2.3治理层正常行使权利时补充性信息披露的动因研究

3.3导致补充性信息披露的外部因素分析

3.3.1中介机构的影响

3.3.2机构投资者的影响

3.3.3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影响

3.3.4相关监管部门的影响

第4章补充性信息披露动因的实证分析

4.1研究假设

4.2样本数据及实证模型

4.2.1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模型设计

4.2.2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3实证过程及分析

4.4实证结果及说明

第5章结论和不足

5.1本文研究结论

5.2缺点和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同时也是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和提高市场自愿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露,上市公司频发补充性信息披露就是其中问题之一。针对证券市场的诸多问题,温家宝总理曾明确表示:“本届政府有信心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体系出发,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从而建立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同时自己将密切关注股市的健康与发展。” 该论文试图用信息经济学、公司管理学、金融学和会计学相关理论揭示我国上市公司发布补充性信息披露的动因,使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种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出发对研究的目的、意义作出说明;第二部分对分析使用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第三部分对上市公司补充性信息披露现象按照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别讨论,并提出几个可能的因素;第四部分对上一部分提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说明研究的结论和不足进行。 论文的结论主要有下: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因素分析得出补充性信息披露的动因有:卸责、巩固自身地位、过度筹资、自我交易和内部控制失效;对上市公司外部因素的分析得到的动因有中介机构的公信度、迎合机构投资者的预期、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行动影响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政策变更。随后通过实证对内部控制失效、卸责、迎合机构投资者的预期、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行动这四个动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内部控制问题和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行动对上市公司发布补充性信息披露有显著性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