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间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视角
【6h】

空间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下滑趋势

二、知识是解释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

三、知识的空间外部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充分利用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当前资源约束背景下的重要战略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区域吸收能力的内涵与测度

第一节 区域吸收能力的文献综述

一、区域吸收能力的概念

二、区域吸收能力的测度

第二节 我国区域吸收能力测度研究

一、指标的选取原则

二、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二、因子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的测算

第一节 知识溢出相关文献综述

一、知识溢出的概念

二、知识溢出效应的测算

三、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知识溢出效应的测算

一、知识溢出效应的测算模型

二、数据和变量选取

三、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模型

第二节 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假设

一、技术差距

二、知识缺口

三、空间距离

四、接受方的吸收能力

五、溢出方的控制能力

第三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变量的选取

二、模型的设定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处理

二、空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促进知识溢出效应的建议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区域竞争最重要的资源。然而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网络中,与相邻地区、大学以及国外等都存在知识流动,通过对知识的应用,达到掌握先进技术的能力,这样就产生了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即为知识的外部性,是知识的占有者不知不觉把知识扩散到外界,而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和自身知识交融并产生新的知识,却没有给知识的创造者以补偿或小于知识本身所创造的成本。知识本身的特性决定其不能被知识的创造者所独占,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溢出可以增进社会福利。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溢出,成为当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由于西藏的某些数据不全,故省略)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吸收能力视角,研究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全文重点分三部分内容进行定量分析。第一部分是区域吸收能力的测度,通过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份的吸收能力进行定量测度,以反映我国各省份吸收能力的实际状况。第二部分是空间知识溢出效应的测度,通过Griliche-Jaffe知识生产函数,构建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利用空间面板模型估计参数的方法,测算各地区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第三部分是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我国30个地区分为8个经济区,引入地理质心,研究技术差距、知识缺口、空间距离、接收方的吸收能力以及溢出方的控制能力这5个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通过空间面板模型以及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它们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是阻滞还是促进作用,希望能为更好地利用空间知识溢出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1年期间我国各省份的吸收能力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吸收能力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2、我国省区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一样,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获得的知识溢出效应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3、接受方的吸收能力、知识缺口、溢出方的控制能力和空间距离是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其中,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有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知识缺口与溢出方的控制能力对于知识溢出有显著且稳健的阻碍作用,空间距离对知识溢出的抑制作用显著但不稳健,技术差距对知识溢出没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