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大数据的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测度研究
【6h】

基于大数据的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测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本文的创新点

第四节研究框架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各时期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评述

第二节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测度方法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基于新闻报道频率法测度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

第一节理论依据与测度思路

第二节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指标体系

第三节新闻报道频率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第四节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构建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于网络搜索频率法测度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

第一节理论依据与测度思路

第二节网络搜索频率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第三节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构建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于主观感知偏差法测度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

第一节理论依据与测度思路

第二节情感分析系统

第三节主观感知偏差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第四节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构建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1年至2013年正值“十二五”开局,为了实现经济的新一轮发展,财税改革成为全国工作重点,出台了许多不规范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房产税改革和“营改增”都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战略以政策试点的方式展开,个税改革经历了多次讨论才最终确定了改革方案。2014年11月、2014年12月、2015年1月国内成品油消费税经历了三次密集调整。2016年5月全面实施“营改增”。2018年6月个人所得税税法再次面临调整。近年来,以政策试点作为改革方式频繁地、大幅度地修改税法内容使得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随着互联网、数据库、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关于税收政策不确定性的信息,大数据拥有海量、实时、数据非结构化等传统统计数据无法相比的优势,经济学家们开始基于大数据技术获得实时的数据测度政策不确定性。目前关于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定性层面,缺乏关于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的定量研究。因此,基于大数据量化测度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本文系统梳理了各时期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评述和国内外关于税收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基于新闻报道频率法、网络搜索频率法、主观感知偏差法三种大数据方法分别测度了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和细分税种的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新闻报道频度法和网络搜索频率法都可以捕捉到大部分税收政策不确定性较大的时点,主观感知偏差法只能捕捉到部分税收政策不确定性较大的时点,但是三种测度方法可以相互印证税收政策不确定性较大的时点。第二,对于总体中国税收政策而言,在2007年3月、2008年12月、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2012年3月、2013年3月、2016年3月至5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具体税收政策项目的不确定性的强度来看,个人所得税政策在2008年2月至3月、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2012年3月、2013年3月、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所得税政策在2007年3月、2007年12月、2012年3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消费税政策在2008年12月、2014年12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增值税政策在2007年1月、2008年12月、2012年3月、2013年3月、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房产税政策在2011年1月、2013年3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的贡献在于,基于三种大数据方法测度了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和细分税种的政策不确定性,拓展了测度中国税收政策不确定性方法的研究思路,填补了测度中国细分税种的政策不确定性研究的空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