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籼稻稻米品质遗传变异及其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6h】

籼稻稻米品质遗传变异及其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个人简历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稻米品质形成的气象生态效应研究及其品种类型特征

1.1.1 稻米碾米品质形成的气象生态效应与品种类型特征

1.1.2稻米外观品质形成的气象生态效应与品种类型特征

1.1.3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的气象生态效应与品种类型特征

1.1.4稻米营养品质形成的气象生态效应与品种类型特征

1.2稻米品质形成的品种气候适应性评价与优质区划研究

1.2.1稻米品质的气候生态评价指标与优质区划

1.2.2稻米品质性状的品种×环境互作效应与品种气候生态适应性评价

第二章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

2.1试验设计与性状考查

2.1.1试验材料

2.1.2试验方法

2.1.3考查测定内容与方法

2.2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碾米品质性状分析

3.1碾米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3.2碾米吕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3.2.1 稻米品质性状间的表型和分量相关分析

3.2.2 碾米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3.4碾米品质性状的效应分量预测值分析

3.4.1 年份和地点效应预测值

3.4.2年份×地点互作效应预测值分析

3.4.3 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预测值分析

3.4.4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预测值分析

第四章外观品质性状分析

4.1外观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4.2外观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4.2.1表型相关

4.2.2性状间效应分量的相关

4.3外观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4.3.1外观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间的表型相关

4.3.2外观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间的分量相关

4.4外观品质性状效应分量预测值分析

4.4.1地点和年份效应预测值分析

4.4.2 年份×地点互作效应预测分析

4.4.3 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预测值分析

4.4.4 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预测值分析

第五章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分析

5.1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5.2蒸煮食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5.3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5.3.1表型相关

5.3.2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间效应分量的相关分析

5.4蒸煮食味品质性状效应分量预测值分析

5.4.1年份和地点效应预测值分析

5.4.2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年份×地点互作效应预测值分析

5.4.3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基因型×年份、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预测值分析

第六章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6.1营养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6.2营养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6.2.1 表型相关

6.2.2营养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间的效应分量的相关分析

6.3营养品质性状效应分量的预测值分析

6.3.1蛋白质含量的年份、地点效应预测值分析

第七章气象因子分析

7.1方差分析

7.2相关分析

7.2.1表型相关分析

7.2.2 效应分量的相关分析

7.3效应预测值分析

7.3.1 年份效应预测值分析

7.3.2 地点效应预测值分析

7.3.3年份×地点互作效应预测值分析

7.3.4基因型×年份互作、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预测值分析

第八章综合分析与讨论

8.1方差与效应预测值分析

8.1.1 稻米品质

8.1.2 气象因子

8.2相关分析

8.2.1表型相关分析

8.2.2 分理相关分析

8.3环境效应及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8.3.1种植地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8.3.2品种对不同地点的适应性分析

8.4 讨论

8.4.1 区域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

8.4.2 评价指标

8.4.3 稻米品质与生态环境研究以及优质稻米品种布局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该研究以浙江省丰产性、抗性、生育期相仿,而品质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早籼稻主栽品种:优势高产嘉早935和中质高产浙733为稻米品质研究材料,1999年(气温比常年明显偏低、多雨寡照的凉夏)和2000年(气温比常年略偏高,降雨与日照接近常年)分别在不同纬度的沿海平原——苍南、温岭、宁波、绍兴、嘉善和内陆丘陵——泰顺、遂昌、开化、临安、安吉十个地点进行大区对比种植,考察记载其生育动态和结实期的气象因子——日均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日照时数和日均降雨量,以及碾米品质性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性状(粒长、长宽比、透明度、垩白度、垩白米率)、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胶稠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与营养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根据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原理,采用包括基因型、年份、地点、年份×地点、基因型×年份、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的混合线性模型,无偏地估计各项随机效应方差、成对性状间各项随机效应分量的协方差与相关系数(Rao,1971;Zhu,1992),无偏预测各项随机效应值(Zhu,1993),综合分析年份、地点、基因型及相互间的互作对浙江早籼稻品质性状遗传变异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