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森林环境价值评价与实现问题研究
【6h】

森林环境价值评价与实现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研究方法

1.2.2研究内容

1.3研究的创新和有待深入的问题

2森林环境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2.1森林环境及其价值构成

2.2森林环境资源的属性

2.2.1森林环境资源的可再生性

2.2.2森林环境资源的稀缺性

2.2.3森林环境资源的外部性

2.2.4森林环境的公共物品性

2.2.5森林环境的非市场交易性

2.3森林环境与经济系统

2.4主要的环境价值观

2.4.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4.2效用论和稀缺论

2.4.3双重价值论

2.4.4自然价值论

3森林环境价值评价方法及应用

3.1森林环境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

3.1.1按评价主客体关系来分

3.1.2按评价所基于的理论基础来分

3.1.3按评价所基于的市场信息来分

3.2森林环境主要评价方法简要评述

3.3森林环境价值评价结果的修正

3.4临目乡森林涵养水源和游憩价值估算

3.4.1临目乡基本情况

3.4.2临目乡森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估

3.4.3临目乡森林游憩价值评估

4森林环境价值实现的主要经济途径(手段)研究

4.1经济手段的界定与类型

4.2基于庇古税原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助)制度

4.2.1庇古税的经济学原理

4.2.2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助)制度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4.2.3森林环境效益补偿(助)制度的效果及其完善

4.3基于科斯产权理论的市场交易制度

4.3.1产权及产权途径的经济学原理

4.3.2林业产权的特征及森林环境资源的可交易性

4.3.3通过产权途径实现森林环境价值——以临目乡发展生态旅游为例

4.4两种补偿途径的简要对比分析

4.4.1实施条件

4.4.2实施成本

4.4.3对森林环境价值的实际补偿效果

4.4.4费用负担分析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研究方法和内容.认为森林环境价值评价及补偿研究,对促进森林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义意.第二章,森林环境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文章对森林环境价值构成、经济属性、森林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关系及主要的环境价值观进行了归纳与梳理.森林环境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性、非市场交易性等.应以效用论为基础对森林环境价值进行评价.第三章,森林环境价值评价方法及应用.对森林环境价值评价主要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提出对评价结果应以支付意愿或资源实际利用率为依据进行调整.并对临安市临目乡森林涵养水源价值和森林游慈价值进行了定量测算.第四章,森林环境价值实现的主要经济途径.在简要介绍森林环境价值实现主要经济途径的基础上,以中国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助)制度和临安市临目乡发展生态旅游为例,阐述中国实行基于庇古税原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助)制度的有利条件、存在的不足、实施的效果及改进的方向;同时对临目乡以科斯产权交易理论为指导,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森林环境价值补偿的具体做法、经验和实际效果作了介绍;并对两者在实施条件、实施成本、实际效果、费用负担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五章,结论.(1)森林环境价值评估是实现森林环境价值补偿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已有基本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但还不够成熟,评价结果精度及社会认可程度不高,有待于作进一步深入研究.(2)基于庇古税原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制度和基于科斯产权交易理论的森林环境产品(服务)市场交易方法,是解决森林环境外部性问题,实现森林环境价值补偿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