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6h】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导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主题和全文分析框架

1.3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文献综述

2.1相关研究现状

2.2以往研究的欠缺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产业结构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3.1信息化的含义

3.2信息产业的范围界定及内部结构

3.3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

3.4产业结构的含义及本文的研究视角

4.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4.1静态分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三次产业的不同影响

4.2一维动态分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成长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4.3二维动态分析:在工业化不同阶段,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别作用

5.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5.1我国信息化指数的测算

5.2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三次产业发展贡献的比较分析

5.3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我国工业的带动作用分解

6.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以及政策建议

6.1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路径选择

6.2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契机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成为全球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的新时期下,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关键时刻创作的,因此本文以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发展原则和政策措施。 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提出问题并表明论文写作的现实意义。第二章,简要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就信息化经济效应的相关问题的理论见解。第三章,根据论文的写作重点和需要,对文中出现的关键名词进行概念界定和明确。第四章,全文的理论部分,通过静态、一维动态和二维动态三个层次较为全面、完整地剖析了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机理。第五章,全文的实证部分,通过逐层分析的方法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第六章,根据前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落脚于中国实际,提出了下一阶段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