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纤维素类手性固定相的研制与对安息香及反-2,3-二苯环氧乙烷的分离
【6h】

纤维素类手性固定相的研制与对安息香及反-2,3-二苯环氧乙烷的分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一)--手性拆分方法

第二章 键合型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的制备与手性分离研究

第三章 交联型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的制备与手性分离研究

第四章结论

致谢

展开▼

摘要

手性拆分是获得光学纯物质的主要途径,在医药工业、生命科学、有机化学等领域均有重要意义,亦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已开发了多种单一对映体物质的制备方法: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酶法拆分法、萃取拆分法、不对称转换法和色谱拆分法等。手性色谱拆分法是发展较快的一种手性分离方法,目前侧重于手性固定相的研究。 本文采用键合和双键交联方法,合成了两种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CSP)。 键合型固定相制备方法:纤维素与三苯基氯甲烷先在干燥吡啶中反应,将纤维素糖单元上的6-OH用三苯甲基保护,再与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继续反应将糖单元上的2-,3-OH取代为苯基氨基甲酸酯基,随后在酸性条件下脱掉6-位三苯甲基制得纤维素-2,3-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并将衍生物涂敷于硅胶表面。涂敷有衍生物的硅胶先后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反应,使纤维素衍生物的6-OH通过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酯基与硅胶表面硅羟基键合,从而将纤维素衍生物固定至硅胶表面得键合型固定相。 交联型固定相制备方法:硅胶在干燥甲苯中先后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烯丙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得连有双键的硅胶衍生物(MA-硅胶)。将纤维素-2,3-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在干燥吡啶、甲苯中与烯丙基异氰酸酯、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反应,使纤维素衍生物6-OH被双键取代,之后加入过量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取代剩余6-OH。将6-位双键纤维素衍生物涂敷于MA-硅胶表面,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及氮气保护下发生交联反应制得交联型固定相。 色谱性能研究:考察了键合型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对安息香和反-2,3-二苯环氧乙烷的手性拆分性能。首先采用正己烷/异丙醇和正己烷/乙醇为流动相,键合型固定相能将上述两种对映体基线分离。然后在最佳流动相条件下添加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系统地研究了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含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质出峰时间随流动相中四氢呋哺和二氯甲烷的含量增加而缩短。对正己烷/异丙醇/四氢呋喃流动相体系,当四氢呋喃含量增加时,分离因子逐渐降低。其它流动相组成下,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的含量对分离因子影响不明显。所制备的CSP在采用含有高浓度四氢呋喃(23%)、二氯甲烷的流动相进行手性分离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交联型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只能拆分安息香且色谱峰有重叠。色谱方法与键合型固定相类似,在最佳正己烷/醇流动相中加入四氢呋喃,系统地研究了四氢呋哺对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动相中加入四氢呋喃后分离因子均有所提高,达到1.2以上,且溶质出峰时间随流动相中四氢呋喃的含量增加而缩短,四氢呋喃含量较少时能同时提高分离因子与改善峰型,显示出更好的手性识别性能。 本文通过键合及交联方法合成了两种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通过拆分安息香及反-2,3-二苯环氧乙烷表明固定相具有较好的色谱性能及稳定性。键合型固定相采用价廉易得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代替目前文献中通用的键合试剂——二(4-异氰酸酯苯基)甲烷,降低了制备成本;交联型固定相目前国内研究较少,本文选择未经报道的烯丙基异氰酸酯作为双键交联试剂,因此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扩展了键合试剂及交联试剂的选择范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