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能源紧缺背景下中国石油进口贸易问题研究
【6h】

能源紧缺背景下中国石油进口贸易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原创性声明

1前言

2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市场特征

3中国石油的供求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4中国石油进口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博弈分析

6中国石油进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石油是重要的基础性能源。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的比例为1/4左右。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石油的消费量也大幅度增加;从1993年起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2004年我国石油进口总量达到1.68亿吨,进口依存度已突破40%。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稀缺,石油生产量增加有限,更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石油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3%,石油供给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影响我国石油进口贸易的内部与外部因素,针对石油进口贸易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对保障我国石油供给安全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以中国能源紧缺作为宏观背景,以BP世界能源统计和《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我国石油供给和需求的历史和现状,并且针对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增大和油价波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影响我国石油进口贸易安全的三个主要因素:即贸易条件、地缘政治和国内政策因素。依托翔实的数据,本文运用不完全竞争理论分析了世界石油市场的特点、用最小二乘回归及检验的方法论证中国石油供需和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程度、用博弈理论分析地缘政治对我国石油供给的影响,并且归纳了中国石油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石油进口贸易安全的建议。 研究表明:石油供需对我国经济影响显著,而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未完全放开;中国在与美国、日本这些世界石油进口大国之间进行的石油博弈中,选择能源合作对中国是占优策略;中国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控制石油进口依存度、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建立石油储备制度、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改革石油定价机制、加速油价市场化进程,发展石油节约和石油替代战略等措施对保障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缓解石油供给压力以至提高中国能源安全等级都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