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泥搅拌桩在浙江内河航道软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
【6h】

水泥搅拌桩在浙江内河航道软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力学特性与影响因素

2.1水泥搅拌桩加固的基本原理

2.1.1概述

2.1.2水泥的水解和水化作用

2.1.3粘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

2.1.4碳酸化作用

2.2水泥土的基本特性

2.2.1水泥土的物理性质

2.2.2水泥土的力学性质

2.3本章小结

第3章水泥搅拌桩设计与计算方法

3.1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的设计

3.1.1港口及航道工程地基设计原则和标准

3.1.2设计要点

3.2整体稳定计算

3.3沉降分析计算

3.3.1地基沉降量组成

3.3.2复合地基沉降量分析计算

3.4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泥搅拌桩施工、监测和检验

4.1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

4.1.1施工机械和设备

4.1.2施工流程

4.1.3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4.2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监测与检验

4.2.1施工前的试验

4.2.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4.2.3成桩后的质量检验

4.2.4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监测

4.3本章小结

第5章水泥搅拌桩基础的现场试验研究与分析

5.1采用水泥搅拌桩可行性分析

5.1.1场地试验段工程地质

5.1.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5.1.3有机质含量

5.1.4拟建建构筑物特点

5.2试验方案的设计

5.2.1试验目的

5.2.2试验项目的设计

5.3试验成果的研究与分析

5.3.1水泥土的特性研究

5.3.2现场载荷试验设备与方法

5.3.3单桩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5.3.4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5.3.5桩身质量检测手段的选择与应用

5.3.6整体稳定验算

5.4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泥土搅拌桩作为软弱土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具有施工方便、费用低廉、加固软弱土厚度大的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对其加固机理、破坏机理等方面理论研究还不完善,在实际工程应用上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从工程的安全和经济角度出发,以及考虑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重大工程项目一般先要经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工作以确定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可行性,为设计、施工及检测和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设计和施工流程及检测与监测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杭甬运河通明船闸的工程需要,通过对不同掺入比水泥土试块的物理力学试验分析,比较了水泥土与原土物理性质的差异,分析了龄期等影响水泥土强度的因素,为现场试验提供了依据;通过现场单桩及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分析了水泥土单桩及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对工程设计采用的水泥掺入比、置换率进行了分析和推荐。通过系统分析静力触探、开挖检测、低应变测试等原位测试手段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检测中的应用,为施工中的监理和监测及施工后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总之,通过本文的试验研究工作,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同时也为内河航道软弱土层的地基处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讨,对类似工程有着借鉴作用,也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