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华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和消化功能发育差异的研究
【6h】

金华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和消化功能发育差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主要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动物脂肪组织沉积规律的研究进展

1 动物脂肪组织的基本特征

2 动物脂肪细胞的类型、增殖与肥大

3 动物脂肪组织的发育规律

第二章 动物脂肪组织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1 动物脂肪组织代谢的营养调控

2 动物脂肪组织代谢的内分泌调控

3 动物脂肪组织代谢相关酶的调控

4 动物脂肪组织代谢的免疫调控

第三章 猪消化酶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 消化酶的发育规律

2 消化酶发育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五章 金华猪与长白猪生产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金华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相关酶、激素以及生理指标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七章 金华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规律和体脂沉积关系研究

第一节 GH、IGF-I、Leptin、HSL、FAS、LPL和β-actin基因片段的克隆

第二节 半定量RT-PCR法测定CH、IGF-I、Leptin、HSL、FAS、LPL和β-actin mRNA丰度的条件优化

第三节 金华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规律和体脂沉积关系研究

第八章 金华猪与长白猪消化功能发育变化的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提示及创新点

提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相关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以断奶后的金华和长白仔猪为试验对象,进行了饲养试验、屠宰试验,从脂肪代谢相关酶、生理生化指标、基因表达和消化道结构功能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发育等方面揭示两品种猪生产性能、胴体组成、脂肪沉积变化的种间差异并初步探讨了其机理,为猪脂肪沉积调控技术的创建以及地方品种和外来品种间的杂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年龄相同的金华和长白仔猪各18头(共36头),分别于28日龄断奶后,按照品种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半)。金华猪与长白猪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试期7天,正试90天。在每个屠宰日龄(35,80和125日龄),分别从各组的每个重复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猪2头(公母各半),每个品种6头,共12头。按常规方法进行屠宰,测定胴体组成。并采集血清、垂体、肝脏、肌肉和皮下脂肪以及胃肠道组织样品进行相关指标分析。
   根据Genebank登录的猪垂体生长激素(GH)、肝脏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激素敏感脂肪酶(HSL)、瘦素(Leptin)、脂蛋白脂酶(LPL)和内参β-acti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垂体、肝脏和脂肪组织mRNA为模扳,经过反转录和PCR反应,克隆得到了相应的CH、IGF-I、FAS、HSL、Leptin、LPL相内参β-actin的基因片段。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分析表明,得到的GH、IGF-I、FAS、HSL、Leptin、LPL和内参β-actin基因序列与Genebank登录的相应基因片段(登录号分别为:AY536527、NM214256、EF589048、AY686758、AF026976、AY686761和DQ845171)同源性均达到了98%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PCR反应中适宜的退火温度、Mg2+浓度和循环数,构建了适合相应基因序列的优化半定量RT-PCR法,以用于研究金华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变化及种间差异。
   1.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长白猪与金华猪相比有较高的始重、终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长白猪的平均日增重比金华猪高39.44%,而平均料重比比金华猪低24.11%(P   2.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金华猪与长白猪胴组成和肉品质参数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基本相同,与长白猪相比金华猪的胴体脂肪率、平均背膘厚、肌内脂肪量、大理石纹评分和肉色评分较高(P<0.05),而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和滴水损失较低(P<0.05)。
   3.垂体和肝脏样品分析结果显示:金华猪与长白猪垂体GH mRNA丰度发育模式基本一致,随日龄增加而下降(P<0.05)。与长白猪相比金华猪垂体组织中GH mRNA丰度较低(P0.05),且金华猪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长白猪肝脏IGF-I mRNA丰度与胴体脂肪率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0(P<0.05)。
   4.脂肪样品分析结果表明:金华猪与长白猪皮下脂肪HSL和FAS活性发育模式一致,35和80日龄时较低,125日龄时显著升高(P<0.05)。与长白猪相比金华猪FAS的活性和FAS/HSL活性比值较高(P<0.05),而HSL活性则较低(P<0.05);FAS mRNA、Leptin mRNA和LPL mRNA丰度发育模式基本一致,随日龄增加而升高(P<0.05),金华猪的FAS mRNA、Leptin mRNA和LPL mRNA丰度较高(P<0.05)。HSL mRNA无显著性发育变化(P>0.05),金华猪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金华猪与长白猪FAS mRNA、FAS/HSL mRNA、Leptin mRNA和LPL mRNA丰度与其胴体脂肪率存在显著正相关(金华猪r:0.802,0.804,0.876,0.871,P<0.05;长白猪r:0.734,0.749,0.803,0.784,P<0.05)。
   5.血清指标分析结果示显:金华猪与长白猪血清瘦素、GH、IGF-I、胰岛素、FT和FT、FFA浓度发育模式一致,血清瘦素、IGF-I、胰岛素和FFA浓度随日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GH、FT3和FTA水平则随日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与长白猪相比金华猪的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较高(p<0.05),而血清GH、IGF-I、FT3和FT4和FFA浓度较低(p<0.05)。金华猪与长白猪血清瘦素、IGF-I、胰岛素水平与胴体脂肪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别为:0.567(P<0.05),0.572(P<0.05),0.482(P<0.05)和0.607(P<0.05),0.578(P<0.05),0.534(P<0.05);而血清GH和FT3水平与胴体脂肪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443(P<0.05),-0.541(P<0.05)和-0.463(P<0.05),-0.481(P<0.05)。
   6.内源消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金华猪与长白猪胃粘膜及其内容物中胃蛋白酶、胰腺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活性的发育模式一致,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P   7.消化器官形态分析结果显示: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粘膜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发育模式基本相同。绒毛高度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而隐窝深度则随日龄的增加而变浅(P<0.05)。与长白猪相比金华猪的绒毛较短而隐窝较深(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