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缅甸佤邦特区卫生发展路径研究
【6h】

缅甸佤邦特区卫生发展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引言

1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目的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1.3资料来源

1.4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2 第二章 佤邦卫生现状

2.1佤邦北部地区居民一般情况

2.2佤邦北部地区居民健康状况

2.3佤邦北部地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2.4儿童保健情况

2.5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2.6佤邦特区政府财政收入和卫生投入情况

2.7佤邦北部地区医疗机构数量和分布情况

2.8卫生人员分布及素质

2.9佤邦卫生现状评价

3 第三章 佤邦卫生发展的SWOT分析

3.1佤邦卫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

3.2佤邦卫生发展策略

4 第四章 卫生发展项目优先次序的建立

4.1设定项目优先次序的必要性

4.2设定卫生干预项日优先次序的方法

4.3卫生干预项目遴选的原则

4.4卫生发展项目优先次序的建立

5 第五章 卫生发展原则、目标和任务

5.1佤邦卫生发展的基本原则

5.2目的

5.3卫生发展任务

6 第六章 卫生发展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6.1初级卫生保健网的建设

6.2基础卫生队伍的建设

6.3建立简便的卫生信息系统

6.4减少贫穷

6.5多渠道筹集卫生经费

7 第七章 卫生发展项目组织实施与评估-PDCA循环

7.1制定计划阶段(Plan)

7.2计划实施阶段(Do)

7.3监督和反馈阶段-检查阶段(Check)

7.4总结、再优化阶段-行动阶段(Action)

参考文献

综述 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治理的评估框架—良好的治理途径

附录: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和意义:佤邦社会经济发展极其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卫生资源严重匮乏,医疗设备简陋,医务人员短缺,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卫生公平性差。昂贵的医疗服务费用远远超出佤邦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加上医疗机构分布极其不均衡,佤邦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可及性差。同时,政府对佤邦公共卫生投入几乎空白,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低,群众健康观念落后,求神驱鬼治病现象盛行,疟疾、痢疾、肺结核等传染病肆虐,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使得佤邦卫生工作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其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为了改善佤邦居民的健康状况,利用其有限的卫生资源,减轻并消除佤邦人民面临的最严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健康威胁,建设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实现当地卫生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佤邦的卫生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包括:
   1.1了解佤邦北部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卫生系统现况;
   1.2找出主要问题,并分析佤邦卫生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1.3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佤邦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探索适宜佤邦特色的卫生发展路径。
   2.研究方法
   2.1定量调查:定量现况调查:了解佤邦北部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卫生系统运行现况。
   2.2定性访谈:采用小组访谈法(群众代表、医务人员代表和政府官员代表),对传染病危害严重程度、急需改善的卫生问题、政府卫生投入、各利益相关集团对佤邦卫生发展的看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访谈。
   2.3文献研究:查阅初级卫生保健(PHC)、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FA)、千年发展目标(MDGs)、世界卫生组织(WHO)缅甸资料,及缅甸社会发展规划,缅甸卫生发展规划,不同国家卫生发展路径等文献。
   3.研究框架
   3.1了解佤邦居民的主要健康状况和卫生系统现状,确定佤邦卫生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2 SWOT模型分析:分析佤邦卫生发展的主要外部制约因素和机遇,分析佤邦卫生发展内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
   3.3设计解决佤邦卫生主要问题的卫生干预项目的优先次序。
   3.4拟定佤邦卫生发展的目标、原则和任务。
   3.5规划解决佤邦卫生发展问题策略和措施。
   3.6制定佤邦卫生发展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方案。
   4.主要研究结果
   4.1佤邦卫生现状
   4.1.1卫生环境差:许多村民仍住着传统吊脚楼(即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牲畜满村跑,污水到处淌和人畜混居”是当地一些村寨的真实写照;安全饮用水的可获得率不到65%,与2006年全球平均水平的95%相差甚远,低于低收入国家的87%和非洲区域的84%;80%以上的村寨没有公共厕所,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私人厕所,超过40%以上的人从来不用厕所。
   4.1.2佤邦经济、教育及健康观念落后:经济发展非常落后,33.9%的家庭每年粮食还不够吃,人均年支出459.6元,远低于世界银行1993年的平均每人每日支出不低于1美元的标准,贫困发生率为81.7%;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仅0.9年,成人识字率不到20%,低于2006年最不发达国家的成人识字率的28%;卫生知识更是贫乏,一些部落至今仍认为人患疾病是由于神灵所致或者是触犯了禁忌,因而通过巫术或宗教进行“信仰治疗”,还有一些农村居民坚持采用传统医疗方法来抵御病魔;同样,健康观念也非常落后,仅有26.7%的居民知晓疟疾的传播途径,5.3%的居民知晓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4.1.3健康水平低下:两周患病率高达127.7‰,传染病和慢性疾病年发病率为125.8‰,疾病分布以传染病为主;居民死亡率高达16‰,将近一半的疾病死亡是由传染病造成的。佤邦北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高达967.1/10万,明显高于2005年世界平均值402/10万及低收入国家的650/10万,高于非洲地区的824/10万;佤邦婴儿死亡率高达133.5‰,是2006年柬埔寨(65900)、老挝(59‰)婴儿死亡率2倍左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达193.7‰,明显高于2006年世界平均水平72‰,高于2006年东南非的131‰,与莫桑比克(219‰)、赞比亚(197‰)等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接近。
   4.1.4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差:在偏远农村几乎没有医疗机构,将近一半的家庭离最近的医疗单位的距离在10公里以上,有些村民甚至要走5天以上才能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很不方便;医疗机构设备简陋以及无法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到目前为此,没有一家医疗机构能开展剖腹产和痰结核检查服务,绝大多数机构还不能开展人流,阑尾切除术,血、尿、大便三大常规等服务。
   4.1.5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低:两周患病就诊率低,仅为63.1‰。患者未就诊比例高达60.9%,超过一半以上居民因经济困难而放任疾病的发展;佤邦北部居民患者年住院率仅为0.86%,75%的居民因经济困难放弃住院治疗;孕妇产前检查率为32.6%,远低于2007年世界孕产妇产前检查率的平均水平(77%)、非洲地区的73%和低收入国家的66%;产后访视率为8.4%,人均产后访视次数为0.14次;86.9%的产妇在家分娩,没有去医院分娩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困难(占46.5%);在家分娩的接生者主要是家人(占58.9%),接受过培训的接生婆/员只占12.1%,低于2006年世界平均水平的62%及非洲国家的47%,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最低限标准的85%;儿童“四苗”免疫接种率为46.0%,全程免疫接种率只有32.1%;一半以上的儿童营养不良(男童53.2%,女童58.0%)。
   4.1.6政府卫生投入非常低:2008年佤邦政府卫生投入为33万元,仅占总卫生投入的比例为12%。
   4.1.7卫生人员不足,且素质低下:每千人口卫生人员不到3人,低于2006年世界每千人口卫生人员平均水平的4.1人,各县/区卫生人员分布不均衡;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大部分都是小学学历。
   4.2卫生发展项目的优先次序
   通过社会学评价和成本效益评价,依据干预项目选择的原则列出了佤邦卫生发展项目的优先次序:
   4.2.1最优先卫生发展机制和项目:佤邦特区政府建立卫生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培养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建立简单的疾病监测和卫生信息系统、廉价药品供给系统、健康教育、肠道传染病防治、疟疾防治、儿童免疫接种、母婴保健。
   4.2.2优先项目:避孕节育、安全性行为、改水工程、厕所普及项目、牲畜圈养项目。
   4.2.3次优先项目:建立医疗保障/互助系统、医疗机构准入管理制度、结核病防治。
   4.3卫生发展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4.3.1初级卫生保健网的建立:要从根本上改变佤邦卫生现状,必须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初级卫生保健方面,也就是要通过建立初级卫生保健网络,来实现佤邦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是实施佤邦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基础和组织保证.即建立乡、区、县/特区三级卫生保健网。
   4.3.2减少贫穷:贫困问题是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减轻贫困,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一,也是促进佤邦卫生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根据佤邦的实际情况,借鉴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减贫经验,采取有力的措施,与贫困现象做斗争.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措施:(1)提高经济的增长,加大农业生产的发展;(2)控制人口增长;(3)设立特殊就业项目,建立减贫制度;(4)发挥妇女在减贫中的作用。
   4.3.3基层卫生队伍的建设:卫生人力素质不高,分布不平衡和效率低下,实用人才缺乏是制约佤邦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也是卫生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因此,重视卫生人力开发,提高卫生人力素质,是佤邦卫生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卫生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策略:(1)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2)教育和培训;(3)绩效考核;(4)激励。
   4.3.4多渠道筹集卫生经费:国际上有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通过多渠道卫生筹资可以提高低收入国家的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健康状况。卫生筹资的主要来源包括:(1)政府投资;(2)积极争取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援助;(3)集体集资。
   5.卫生发展项目组织实施与评估
   卫生发展项目组织实施与评估是一项系统性、连续性的工作,它要贯彻始终。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卫生项目,使项目更切合实际,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卫生项目的组织实施与评估包括四个阶段:1.制定计划阶段;2.计划实施阶段;3.监督和反馈阶段;4.总结、再优化阶段。

著录项

  • 作者

    黄仙红;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
  • 学科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鲁;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199(337);
  • 关键词

    缅甸佤邦特区; 居民健康状况; 卫生系统; 卫生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