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认知无线电多信道频谱感知方法的研究
【6h】

认知无线电多信道频谱感知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1绪论

1.1认知无线电技术背景及意义

1.2频谱感知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发送端检测

1.2.2基于干扰的检测

1.2.3合作感知

1.2.4研究动机和意义

1.3本文的主要贡献和结构安排

2基于随机信道选择的多信道频谱感知方法

2.1研究背景

2.2系统描述与假设

2.2.1系统模型

2.2.2检验统计量

2.3置信传播算法

2.3.1二部图

2.3.2置信传播算法

2.4频谱感知方法

2.4.1方法一

2.4.2方法二

2.4.3方法三

2.5仿真分析

2.6本章小结

3基于欠采样的多信道频谱感知方法

3.1研究背景

3.2模型描述与假设

3.2.1系统模型

3.2.2均匀欠采样

3.2.3检验统计量

3.3频谱感知算法的设计

3.3.1算法步骤

3.3.2采样速率的选择

3.4仿真分析

3.5本章小结

4异步OFDMA网络的频谱感知方法

4.1研究背景

4.2系统模型

4.2.1发送模型

4.2.2接收模型

4.2.3载波频偏对感知的影响

4.3频谱感知算法的设计

4.3.1简化模型

4.3.2基于BP算法的感知方法

4.3.3简化的感知方法

4.4仿真分析

4.5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目前解决频谱资源稀缺问题的核心技术,频谱感知是保证该技术得以实施的前提。为了保证授权用户的正常传输,同时满足认知用户的速率要求,必须要求认知用户能进行多信道频谱感知,以便发现足够的“频谱空洞”进行频谱接入,并监测频谱活动状态的变化。本论文采用置信传播算法作为解决手段,研究了基于随机信道选择和欠采样技术的多信道频谱感知方法,以及异步OFDMA网络的频谱感知方法,对于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首先研究了基于随机信道选择的多信道频谱感知问题。阐述了本课题的系统模型,分析了检验统计量的渐近概率分布及本模型的等效二部图形式,并引入二部图的经典融合算法——置信传播算法。随后提出了三种频谱感知算法,其核心思想是认知用户随机选择部分信道进行感知,然后采用置信传播等推理算法判决出所有信道的活动状态。方法一中,仅当融合中心接收到足够多的感知信息后才开始置信推理。方法二中,当融合中心一接收到感知信息就开始推理判决,并结合“信道释放”机制,即不对那些已经判决出活动状态的信道进行重复感知,进一步降低感知延迟。方法三中,认知用户将方法一、二中的感知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并选择可靠性较高的感知结果发送给融合中心进行融合判决,降低宽带限制。
   其次研究了基于欠采样技术的多信道频谱感知问题。阐述了本课题的系统模型及授权用户的时域信号模型,分析了采样速率不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律时的频谱混叠方式,并分析了检验统计量的渐近分布及本模型的等效二部图表示。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欠采样技术的频谱感知算法,其基本思想是认知用户在每次感知过程中按一定规律选择采样率对整个频谱进行采样感知,并利用置信传播算法对感知信息进行推理判决。最后重点分析了感知算法中的采样率选择问题,证明了认知用户选择授权用户信道带宽的质数倍作为采样速率较好。
   然后研究了异步OFDMA网络的频谱感知问题,并重点分析了存在分数倍载波频偏时的频谱感知问题。研究了存在分数倍载波频偏时的各子载波上的接收信号模型以及载波频偏对传统感知算法的影响,给出了最差情况下的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的渐近表达式。随后简化了频域信号的接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传播的感知方法,能有效降低或抑制信道间干扰对频谱感知的影响,大大降低虚警的发生。最后对能量检测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简化的感知方法,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易于硬件实现。并基于ADSP—TS201,给出了简化的感知方法的DSP实现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