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密集环境中有源RFID防冲撞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6h】

密集环境中有源RFID防冲撞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相对无源射频识别(RFID)技术,有源RFID技术具有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和可携带传感器等优点。随着IC技术的发展,制约其发展的三大因素--标签的成本、功耗以及尺寸等也都将逐步得到解决。但由于RFID系统中的阅读器和标签通过相同的无线信道进行数据通信,所以存在信号冲撞的问题,特别是在有源标签密集环境中,数据冲撞可能导致严重的数据丢失,降低识别速度和增加标签的功耗等。目前,RFID防冲撞协议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于无源RFID系统,为了解决有源RFID中的数据冲撞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造成数据冲撞的各种因素,引入了防冲撞算法的三个评价指标,然后根据不同的冲撞因素和应用场合提出了两种防冲撞算法。最后,将提出的防冲撞算法模拟应用于“家校通”系统中。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总结如下:
   (1)本文首先在有源RFID硬件平台上进行通信测试,指出了造成其数据冲撞的原因。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有源RFID通信的各种因素,采用MATLAB对其通信过程进行仿真。测试和仿真结果表明,空中信号冲撞和阅读器处理能力不足是影响其通信的两大重要因素。最后根据有源标签自身携带电池的特点,对其防冲撞算法提出了三个评价指标,分别是通信延迟、信道利用率以及标签能耗。
   (2)提出了一种主-从双阅读器的阅读器改进机制(MSDR),用于解决阅读器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入从阅读器,可有效降低主阅读器的处理负载,从而降低通信延迟、冲撞率和标签能耗。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中,当标签个数为25时,发送周期为100ms时,相对于单阅读器机制,MSDR的识别率提高了82.9%,通讯延迟和标签能耗均降低了47.0%。当通讯负载足够大时,该机制可望将识别率提高一倍。
   (3)提出了一种具有预约功能的双阅读器双信道的防冲撞算法(DRDCMA),用于解决有源标签密集环境下的长数据包的空中冲撞问题。在DRDCMA中,由于预约机制的加入,将长数据包的冲撞转为短数据包的冲撞;又因为控制阅读器的加入,使数据阅读器的处理能力不受到影响。因此该算法在不增加通信延迟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冲撞,使数据信道中的识别率几乎达到100%。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中,当标签个数为25时,发送周期为100ms时,相对于具有预约功能的单阅读器双信道防冲撞算法(DCMA),DRDCMA的通信延迟和标签能耗分别降低了69.1%和78.3%。
   (4)将主-从双阅读器机制(MSDR)模拟应用于“家校通”系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有源RFID防冲撞算法的实用性。仿真得出,在“家校通”系统容量为500人时,保证标签寿命达到8~9年的基础上,使用单阅读器机制,阅读器的识别率为98.6418%,而使用MSDR时,阅读器识别率可高达99.9999%,较好保证了“家校通”系统的可靠性。

著录项

  • 作者

    孙群英;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宏建,周洪亮;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P391.44;
  • 关键词

    有源射频识别技术; 防冲撞算法; 冲撞因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