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玉米醇溶蛋白与竹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h】

玉米醇溶蛋白与竹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玉米醇溶蛋白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玉米醇溶蛋白开发了生物膜等新型材料,然而,其物理力学性能相对传统的石油基产品较差,性能受环境参数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开发玉米醇溶蛋白利用新技术,拓展其应用途径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研究玉米醇溶蛋白与竹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探讨超高压改性对玉米醇溶蛋白的粘结性、流变性、热特性和微观形态的影响,并研究竹粉的颗粒大小,以及不同浓度NaOH溶液预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板坯含水率、成型温度、成型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玉米醇溶蛋白与竹粉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压力的增加(100、200、300、400、500、600 MPa),玉米醇溶蛋白与竹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如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均先增加后下降,当压力为400 MPa时,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最大,分别达到28.4 MPa、2752.58 MPa、15.7 MPa;2h厚度膨胀率则先下降后增加,当压力为500 MPa时,复合材料的2h厚度膨胀率最小,为5.6%。
   (2)玉米醇溶蛋白经超高压处理后具有假塑性流体特性,呈现“剪切变稀”现象。超高压压力、剪切温度和剪切速率对玉米醇溶蛋白的流变性有显著影响。随着压力增大,溶液黏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当压力为400 MPa时,黏度最高;随着剪切温度的增加,溶液黏度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当温度为40℃时,黏度最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溶液的黏度降低,但当剪切速率接近100 s-1时,黏度变化不明显。玉米醇溶蛋白粉在400 MPa压力处理后,变性温度Tm升高,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提高;热焓△H减小,蛋白质分子的聚集程度增大;DSC显示变性峰有变宽的趋势,蛋白质的协同性降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在400 MPa压力处理后,SEM显示蛋白颗粒凝聚成环状或者链状结构。
   (3)竹粉颗粒大小(20、40、60、80、100目)和NaOH溶液预处理(1%、2%、3%、5%、10%)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当竹粉颗粒大小为60目时,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分别为28.72 MPa和2669.75 MPa;当竹粉颗粒大小为40目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为17.5 MPa;当竹粉颗粒大小为80目时,复合材料的2h厚度膨胀率最小,仅为5.8%。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NaOH预处理的复合材料静曲强度达到最大,为28.84 MPa;3%NaOH预处理的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达到最大,为2913.03 MPa;NaOH浓度为2%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较高值,为14.5 MPa;处理后的复合材料较未处理的2h厚度膨胀率显著降低,1%时达到最小值,为6.78%。
   (4)获得含水率及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规律,优选出性能较佳的成型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板坯含水率X1为14%,成型温度X2为175℃,成型时间X3为12 min时,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Y1达到最大,理论值为31.86 MPa,弹性模量Y2达到最大,理论值为3139.36 MPa;当板坯含水率X1为14%,成型温度X2为170℃,成型时间X3为15 min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Y3达到最大,理论值为15 MPa;当板坯含水率X1为16%,成型温度X2为170℃,成型时间X3为5 min时,复合材料的2h厚度膨胀率Y4达到最小,理论值为1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