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块体纳米晶铜的腐蚀行为及其缓蚀剂研究
【6h】

块体纳米晶铜的腐蚀行为及其缓蚀剂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系统研究惰性气体沉积-原位温压法制备的块体纳米晶铜在氨水中的腐蚀行为与机理,腐蚀介质温度对块体纳米晶铜在硝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3,5-二硝基水杨酸、组氨酸和异亮氨酸对块体纳米晶铜的缓蚀作用和缓蚀机理,并比较其与粗晶铜在相同腐蚀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差异。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纳米晶铜在0.3wt.%氨水中表现出双钝化特征的活化-钝化-过钝化行为,但不存在稳定的钝化区间。钝化时,表面形成竹叶状的CuO/Cu(OH)2复合膜。与粗晶铜相比,纳米晶铜的耐蚀性较差,这是因为纳米晶铜的活性位置更多,以及所形成钝化层的保护性差。
   2.在0.1 M HNO3溶液中,温度对纳米晶铜耐蚀性的影响更大。在脱氧溶液中,温度对纳米晶铜和粗晶铜的影响一致:两者的耐蚀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在未脱氧溶液中,温度对纳米晶铜和粗晶铜的影响不同:随温度的升高,粗晶铜的耐蚀性逐渐变差;纳米晶铜的则先提高后降低,这是由于纳米晶铜对氧痕量十分敏感;当温度为55℃时,两者的腐蚀电流密度一致。
   3.3,5-二硝基水杨酸(DNS)是一种新型有效的,以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Cu缓蚀剂。其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典型的物理吸附。当浓度为5mmol/L时其对纳米晶铜的缓蚀效率最高,为92.43%。在25~55℃温度范围内,DNS对Cu的缓蚀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且DNS对纳米晶铜的缓蚀作用受温度影响更大。
   4.组氨酸和异亮氨酸可以作为铜的绿色缓蚀剂,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均为以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它们在铜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化学混合吸附。由于电极表面与氨基酸分子之间的吸附作用力不同,两者对粗晶铜和纳米晶铜的缓蚀作用也有差异。与粗晶铜相比,由于纳米晶铜表面能较大、吸附作用强、吸附位置多,所需氨基酸浓度更高,氨基酸对其的缓蚀效果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