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县(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及管理方法研究——以余杭区为例
【6h】

基于GIS的县(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及管理方法研究——以余杭区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因地制宜的区划方案配合有效地管理措施,是我们应对复杂的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是在运用科学定量的评估手段,认识生态系统特征、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环境敏感性等分异规律并进行空间表达的基础上划分而成的,为明确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拉好警戒线,为产业合理布局、明确环境准入,按照禁止,限制、重点、优化四类准入区有针对性的实施不同侧重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包括两大部分:
   一、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评估技术的研究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评估框架,结合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高度耦合的发展现状,在PSR思想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评估框架。新框架在保留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两大关键模块的基础上,根据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缓解,设置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环境响应3个一级指标。状态评估设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3个二级指标;压力评估设现状分析和趋势分析2个二级指标;响应评估设环境容量、纳污适宜性2个二级指标。对每项指的评估模型和参数进行遴选,选择符合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模型。本论文还提出纳污适宜性概念,提出以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代表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响应程度。评估体系灵活运用GIS工具,将各相关部门的畜禽禁限养区、烟控区、禁燃区等与环境准入政策制定紧密相关的区划信息引入信息系统,通过准确的空间定位,为完善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奠定科学基础。该框架包含对现状污染负荷的分析和根据未来城镇和工业发展对环境产生潜在压力的分析,区划结果可用于中长期的环境保护。
   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管理方法研究形成包含属性管理、环境目标管理、环保审批管理、生态建设与污染防治、环保执法5个模块的系统性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管理方法。并根据管理方法的实践推广中调研获取的需求,面向基层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有差异但实用的“1+1”的管理形式。
   最后,根据建立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案例研究,将研究区划分为四类共60个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并制定小区分类管理模式的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