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6h】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
  肘关节复杂的解剖和桡骨颈的血供使得桡骨颈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桡骨颈的血供可能被受伤暴力所破坏,或者(和)被切开复位的手术创伤或者暴力的手法复位所影响,所以至今以来桡骨颈骨折还是一个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文献报道治疗桡骨颈骨折方式很多,但是多数都是针对多种不同的骨折类型进行单一的治疗,从而来评判其预后。分析比较不同内固定治疗桡骨颈骨折的预后至关重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儿童桡骨颈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或可吸收钉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疗效差异。
  方法:
  从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在78例经过住院手术治疗的儿童桡骨颈骨折病例中,按照Judet分型,分别在Ⅲ型、Ⅳa型、Ⅳb型各随机抽取分别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克氏针固定、可吸收棒固定的病例24例、12例、9例。将其45例平均分为A、B、C3组,每组15例。术后通过肘关节功能评价法(JOA)评估肘关节的功能状况,以及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45例患者均得到了平均14.6月的随访,45例桡骨颈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出现感染、骨不愈、异位骨化,3例出现骨骺早闭,4例出现桡骨小头坏死,1例出现髓内钉针尾激惹,1例出现前臂远端桡背侧麻木。根据肘关节功能评分(JOA)A组、B组、C组比较各项指标除疼痛得分及A组与B组的动摇性得分一致外。A组与B组功能、活动度、肘关节的总分、切口长度有统计学差异,畸形、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与C组活动度、肘关节的总分、切口长度有统计学差异,而功能、动摇性、畸形、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优于B、C组。
  结论:
  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法对于非严重移位的儿童桡骨颈骨折有保护骨折端周围血运,提供稳定固定,相对于切开复位克氏针或可吸收棒固定具有明显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