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直面无望”到“追寻希望”——卡佛作品中的酒意象及酗酒者探微
【6h】

从“直面无望”到“追寻希望”——卡佛作品中的酒意象及酗酒者探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雷蒙德·卡佛及其作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动机及选题意义

2 观酒之形:文本世界中的“酒”与“酗酒者”

2.1 酒:忠实的伴侣

2.1.1 精神药剂

2.1.2 时间杀手

2.1.3 交际工具

2.2 酗酒者:生动的酒鬼群像

3 品酒之味:绝望与超越

3.1 暗影:绝望的深渊

3.1.1 空虚之酒

3.1.2 逃避之酒

3.1.3 苦闷之酒

3.2 微光:希望的黎明

3.2.1 爱与被爱的情感期待

3.2.2 珍惜当下的生命体验

3.2.3 消解隔阂的温情重构

4 溯酒之源:意象生成原因探析

4.1 个人经历及体验

4.2 时代危机与社会背景

4.3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雷蒙德·卡佛可以称得上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为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是“极简主义”作家群中的精神领袖。他的作品重在描写美国社会中下层民众困窘、艰辛的现实境况,表现他们迷惘、无奈的心理状态。他善于从平凡、乏味的日常生活中发掘深意,以敏锐、深刻的笔触传达自己对生存的思考。酒与酗酒者是其笔下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个典型意象。卡佛自身拥有长达13年的酗酒史,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挣扎,终于在1977年成功摆脱酒精的控制,开始了他所谓的“第二次生命”,然而此前的人生体验已然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烙印,并且成为他创作的主要素材来源。从酗酒到戒酒的经过,也是卡佛在绝望中追寻希望的历程。国外学术界对于卡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繁荣于20世纪90年代末,成果丰富、内容详实。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其作品(包括小说和诗歌)进行了评论、研究,力图较为全面地考察其艺术成就。相比之下,国内现有的译介与研究成果仍然十分匮乏,不论是作品集还是文献资料,数量都极为有限。卡佛的诗歌、散文、评论、书信等至今没有系统、全面的中文译本,研究专著只有一本,具有一定分量和较高水准的学术论文也是屈指可数。就笔者收集的资料看来,由典型意象着手对卡佛作品进行探讨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细读文本,对作家笔下的酒与酗酒者意象加以梳理、归纳,发掘二者背后隐藏的深层意蕴,试析其形成原因。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立足文本,概括、列举卡佛小说与诗歌中出现的酒和酗酒者意象,明确二者的典型性地位;第二章着重挖掘两大意象所承载的复杂情感与人文底蕴,借助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魏晋之酒的比较论述,更为深入地探询卡佛之酒的独特性,即在绝望中寻觅希望的思想信念;第三章主要从作家自身的生命体验、美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以及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三个方面来讨论典型意象的生成原因(过程),以便读者能够由小见大,更好地熟悉卡佛及其作品,了解他的创作渊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