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MCP-1等相关蛋白的分析
【6h】

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MCP-1等相关蛋白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主要缩略词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1.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学说

2.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各自特点

3.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肝功能、血流变和病理指标评价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和造模方法使得AS病变符合临床特征是成功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猪与人类在生理、生化和解剖学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小型猪的各脏器细系数与人体大致相近,血浆脂蛋白的生化性质、LDL结构以及载脂蛋白等也与人类相似,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方面与人类最为接近,因此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实验从10只4月龄巴马小型猪中随机取5只,用高脂饲料饲喂24周建立AS模型。取血检测TC、TG、LDL、HDL、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取主动脉进行油红O脂肪染色,对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作HE染色,观察AS病变程度,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组织MCP-1、NF-κB p65、ICAM-1、VCAM-1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小型猪造模24周时平均体重增加极显著(P<0.01),为正常对照组的1.48倍,血清TC和TG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TC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AS模型组小型猪血清LDL-C和HDL-C含量显著增高(P<0.05或P<0.01,LDL-C/HDL-C比值显著升高(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主动脉内壁光滑,呈白色,未见明显脂纹沉积,无斑块状突起,AS模型组主动脉弓段略呈淡粉红色,可见脂纹沉积样,腹主动脉下段可见斑块状突起。正常对照组肝脏结构清晰,未见明显红染物质,AS模型组肝脏可见少量肝细胞脂肪沉积,呈细小脂滴状,染成红色或粉红色。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巴马小型猪主动脉内膜光滑,内皮细胞形态正常,未见炎症细胞浸润,AS模型组巴马小型猪主动脉弓段内膜轻度增厚,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可见炎症细胞浸润。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内膜光滑,未见明显增厚和异常突起斑块,内皮细胞形态正常,未见炎症细胞浸润,AS模型组动脉可见明显的斑块形成,内膜显著增厚,肌层细胞增生,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根据美国心脏学会提出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分型[1],AS模型组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分别为AS病灶Ⅲ型和Ⅳ型。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巴马小型猪ALT、AST显著升高(P<0.05),血清ALP、 TP、ALB含量未见明显差异(P>0.05)。AS模型组小型猪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中、低切全血粘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AS模型小型猪腹主动脉MCP-1、NF-κB p65和V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冠状动脉MCP-1、NF-κB p65、ICAM-1、VCAM-1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综上所述,AS模型小型猪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分别为AS病灶Ⅲ型和Ⅳ型,其血脂升高和病理变化符合临床高脂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其主动脉和冠状动脉MCP-1等蛋白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炎症反应和临床特点相符合,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的良好动物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