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第三方参与研究
【6h】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第三方参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主要思路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2 第三方参与概述

2.1 第三方参与的定义及分类

2.1.1 第三方参与的定义

2.1.2 第三方参与主体的分类以及差异对比

2.2 各领域第三方参与的发展程度

2.3 第三方参与的意义

3 第三方参与的文本规定及司法实践

3.1 第三方参与的具体规定

3.1.1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第三方参与

3.1.2 国际投资仲裁中的第三方参与

3.1.3 国际法院体制下的第三方参与

3.1.4 国际海洋法法庭中的第三方参与

3.1.5 总结分析

3.2 第三方参与带来的挑战

3.2.1 宏观层面一:对国际法传统理论的冲击

3.2.2 宏观层面二: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3.2.3 微观层面一:不完善的非政府组织影响功能发挥

3.2.4 微观层面二:增加当事方负担

4 我国的应对之策

4.1 第三方参与的规则构建

4.1.1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第三方参与规则构建

4.1.2 国际投资仲裁领域的第三方参与规则构建

4.1.3 国际法院和国际海洋法法庭中第三方参与的规则构建

4.2 文本之外的措施

4.2.1 国内层面一:培养非政府组织

4.2.2 国内层面二:政府提升条约解释能力以及相关能力

4.2.3 国际层面一:我国积极进行第三方参与的实践

4.2.4 国际层面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以第三方身份参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由来已久,然而晚近非政府组织作为法庭之友参与争端解决的情形开始出现,第三方参与的话题开始引起公众的关注。“第三方参与”同时作为内在的专业辅助力量以及外部的监督机制,对于争端的解决可以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视野,突破争端解决机构之前遭遇的专业瓶颈;与此同时它还能实现外部监督的功能,促使争端解决机构更为严谨的判断。
  本文选取WTO争端解决机构、国际投资仲裁机构、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争端解决机构,梳理其第三方参与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能动的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文章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第三方参与”的一般理论,包括制度的产生、基本内涵以及制度运行的意义;第二部分先从WTO争端解决机构、国际投资仲裁机构以及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四个方面阐述比较关于第三方参与的不同规定,再分析当下第三方参与制度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第三部分在对第三方参与之于我国的利弊全面衡量之后,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为应对第三方参与制度,法律规范层面,我国应该转变观念,对“第三方参与”的基本原则予以支持;法律文本之外,我国还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满足第三方参与的要求。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第一,选取了WTO争端解决机构、国际投资仲裁机构、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四个机构探讨第三方参与的具体规定,并将其横向对比分析,得出目前对于第三方参与制度的倾向性趋势;第二,将国家和非政府组织作为第三方参与的主体进行比较,并以此为铺垫探讨非政府组织在参与时可能引发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