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底薄层3D--TOF联合3D--FIESTA对偏侧面肌痉挛病因诊断研究
【6h】

颅底薄层3D--TOF联合3D--FIESTA对偏侧面肌痉挛病因诊断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采用3.0T MR3D-TOF及3D-FIESTA序列检测面神经及周围血管关系,探讨责任血管构成,责任血管与面神经关系及易诱发面肌痉挛的血管类型。
  方法:回顾分析163例偏侧面肌痉挛及107例非偏侧面肌痉挛3D-TOF及3D-FIESTA序列磁共振图像。偏侧面肌痉挛患者患侧为病例组,健侧及非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双侧为对照组,主要观察面神经根部,分析面神经与周围责任血管关系,责任血管组成,易发病血管类型。将面神经与责任血管之间关系分为5型。1型无血管,2型远离,3型接近,4型接触,5型压迫,其中4型,5型判为阳性,1型,2型,3型判为阴性。
  结果:163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及107例非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共540侧,均清楚显示面神经根部及邻近结构,其中病例组166侧(3例为双侧发病),压迫29侧,占病例组17.5%,接触97侧,占病例组58.4%,对照组中偏侧面肌痉挛健侧组160侧,压迫0例,接触33例,占偏侧面肌痉挛健侧组的20.6%,非面肌痉挛组压迫0例,接触41例,占非面肌痉挛组的19.1%,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偏侧面肌痉挛健侧组与非面肌痉挛组双侧血管构成无显著差异,病例组与对照组(包括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健侧及非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两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责任血管构成比例,AICA占38.9%,PICA占35.7%,单独VA占19.0%。椎动脉联合其他血管占4%。对所有病例组及对照组,椎动脉接触或压迫与PICA、AICA接触或压迫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7侧椎动脉接触或压迫中,24例发病,发病率:88.9%;71例PICA接触或压迫中45例发病,发病率63.4%;94例AICA接触或压迫中49例发病,发病率52.1%。
  结论:磁共振3D-TOF及3D-FIESTA序列能清晰显示面神经及毗邻结构关系,特别是血管与面神经关系;偏侧面肌痉挛责任血管主要有AICA,PICA,VA;血管压迫是偏侧面肌痉挛的重要病因;椎动脉压迫较PICA、AICA压迫更易发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