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态监测、影响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6h】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态监测、影响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表目录

图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文献述评

2.1 发展观的演进研究

2.1.1 经济增长发展观

2.1.2 综合发展观

2.1.3 可持续发展观

2.1.4 以人为本发展观

2.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2.2.1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并不密切

2.2.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2.2.3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问存在函数关系

2.3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概念研究

2.3.1 经济发展的概念

2.3.2 社会发展的概念

2.3.3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概念

2.4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2.4.1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内容

2.4.2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

2.5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

2.5.1 发展理念路径

2.5.2 体制改革路径

2.5.3 政府职能路径

2.5.4 公共政策路径

2.5.5 社会管理路径

2.6 文献评价与前沿动态分析

2.6.1 文献评价

2.6.2 前沿动态分析

3 基于系统理论的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解析

3.1 我国经济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

3.1.1 经济发展要素

3.1.2 社会发展要素

3.1.3 结构要素间关系

3.2 我国经济社会系统的二分状态

3.2.1 我国经济社会系统协调状态

3.2.2 我国经济社会系统失调状态

3.3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2 系统理论

3.3.3 生态学理论

3.4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形成机理

3.4.1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

3.4.2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

3.4.3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体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

4.1.1 指标构建的缘起与发展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4.1.3 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

4.1.4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5 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4.2 指标体系的理论遵选

4.2.1 理论遴选的理论准备

4.2.2 理论遴选的方法

4.2.3 理论遴选的结果

4.3 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4.3.1 指标体系的隶属度分析

4.3.2 指标体系的相关分析

4.3.3 指标体系的鉴别力分析

4.4 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4.4.1 指标体系的信度检验

4.4.2 指标体系的效度检验

4.5 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

4.5.1 指标体系权重设计的意义

4.5.2 指标体系权重设计的方法

4.5.3 指标体系权重设计的过程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态监测

5.1 动态监测模型的构造

5.1.1 动态监测模型的基本要求

5.1.2 离差系数模型的局限

5.1.3 改进后的动态监测模型

5.2 纵向监测

5.2.1 数据的采集与无量纲处理

5.2.2 动态监测结果及分析

5.2.3 纵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数的编制

5.3 横向监测

5.3.1 数据的采集与无量纲处理

5.3.2 动态监测结果及分析

5.3.3 横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数的编制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6.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原理与程序

6.1.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原理

6.1.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程序

6.2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6.2.1 研究假设

6.2.2 概念模型

6.3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6.3.1 问卷指标的选取

6.3.2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6.3.3 数据采集

6.4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

6.4.1 初始结构方程建模

6.4.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适配

6.4.3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6.5 模型解释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基于市场-政府-社会协同的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路径

7.1 完善市场经济

7.1.1 完善市场经济要素

7.1.2 塑造平等市场主体

7.1.3 培养开放市场环境

7.1.4 保持公平有序竞争

7.1.5 建立市场信用体系

7.2 建立有限政府

7.2.1 以战略为导向

7.2.2 以政策为杠杆

7.2.3 以执行力为突破口

7.2.4 以绩效评估为保障

7.3 培养活力社会

7.3.1 壮大社会组织规模

7.3.2 培养社会组织能力

7.3.3 鼓励公众参与意愿

7.3.4 提升公众参与素养

7.3.5 畅通公众参与途径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研究内容创新

8.2.2 研究方法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同时又深受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影响,要从容应对这一发展环境以及该环境所提出的挑战,就必须坚持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为贯彻落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然要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并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
  在本研究中,集中解决五个重要问题:一是建构一套较为科学的动态监测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二是寻找合适的用于测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型;三是动态监测我国横向和纵向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四是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五是提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路径进行研究。其中定性研究主要用于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并从系统论角度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理论解析以及最后提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定量研究则主要用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动态监测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的探索。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文献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等;资料分析法包括隶属度分析、鉴别力分析、相关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
  围绕五个关键问题,在一定方法论的指导下,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以下5个主要研究结论:
  ①构建了较为科学的动态监测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本研究严格按照量表编制的程序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最终形成了包含12个经济发展指标和14个社会发展指标的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②建立了监测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本研究认为监测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型至少满足两个条件:即要能测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度,也能测量经济社会协调度。依据这样的理解,对离差系数进行了改造,构造了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动态监测模型。
  ③动态监测了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以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动态监测指标体系为基础,采集相关数据,运用所构造的协调模型工具,分别对1986-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以及201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监测。1986-2012年时间序列上的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数表明,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协调等级也从失调向协调转变。从时间剖面上来看,201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数差异较为明显,从协调等级来看,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处于良好协调的有4个,处于中级协调的有8个,处于初级协调的有12个,处于勉强协调的有5个,处于濒临失调的有2个。
  ④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估计了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的大小。其中市场经济成熟度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效度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呈现正面的积极影响,而公民社会成熟度则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负面影响。
  ⑤提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根据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从市场-政府-社会视角提出系统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认为可以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有限政府以及培养活力社会三个方面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市场主责、政府主导、社会主行的三大主体协同共治局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