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毒死蜱微胶囊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6h】

毒死蜱微胶囊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毒死蜱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使用量最大的有机磷杀虫剂之一,为提高其环境安全性和利用率,微胶囊剂已成为替代乳油等传统剂型的重要选择。为全面评价毒死蜱微胶囊剂的环境安全性,本文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考察了微胶囊剂毒死蜱处理下土壤降解功能形成的风险。
  1、毒死蜱微胶囊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微胶囊剂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消解不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总残留量在60 d前缓慢下降,在5 mg/kg和20 mg/kg浓度处理下,残留期均可达到120 d;微胶囊剂处理土壤中,囊外毒死蜱的量可在15~60 d内保持相对稳定。乳油剂型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两种浓度处理时,半衰期分别为6.19和5.92d。
  微胶囊剂和乳油毒死蜱在土壤和砂土中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其中土壤对两种剂型的吸附常数Kf值分别为355.505和359.065,而砂对两种剂型的Kf值分别为225.198和94.117;乳油剂型毒死蜱在两种土壤中的4循环解吸量呈逐次下降趋势,而微胶囊剂的4循环解吸量则并不稳定;在相同淋溶条件下,两种剂型毒死蜱在砂土中均易发生纵向移动,乳油剂型可以在土壤中移动,但微胶囊剂在土壤不易移动。
  2、毒死蜱微胶囊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在5和20 mg/kg微胶囊剂毒死蜱处理后,土壤中的细菌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群落结构在0~240 d内变化并不明显;乳油剂型处理对土壤细菌影响较大,两种浓度处理土壤中群落结构在120 d前与对照均存在明显差异,至240 d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
  微胶囊剂毒死蜱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两种浓度处理后7d,真菌群落结构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低浓度处理可在15 d后恢复,高浓度处理则在90 d后恢复;乳油剂型毒死蜱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影响,低、高两种浓度处理分别在30和90 d后可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
  3、毒死蜱微胶囊剂对土壤呼吸作用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两种剂型毒死蜱对土壤呼吸作用和主要酶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低浓度微胶囊剂毒死蜱对土壤呼吸作用和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及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且对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碱性磷酸酯酶的影响期长达90~120 d;高浓度微胶囊剂处理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被抑制,但土壤呼吸作用、过氧化氢酶和两种磷酸酯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乳油剂型毒死蜱处理前期对土壤呼吸作用、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乳油剂型对土壤呼吸作用和主要酶活性影响时间较短,基本可在30d后恢复至对照水平。
  4、毒死蜱徼胶囊剂处理后土壤降解功能的形成
  在乳油和微胶囊剂毒死蜱处理土壤中分别可分离9株(2株细菌和7株真菌)和16株(4株细菌和12株真菌)具有较强毒死蜱降解能力的菌株;分离到的25个菌株可以分成16个不同的ERIC型,微胶囊剂处理组可分为14个ERIC型,而乳油处理组可分为8个ERIC型,其中,6个ERIC型属于微胶囊剂组和乳油组共有,8个ERIC型只发现于微胶囊剂组,而有2个ERIC型只发现于乳油处理组中。经BLAST分析,16个ERIC型菌株与目前已知的9种菌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Alternaria tenuissima,Enterobacter cloacae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属首次发现具有毒死蜱降解能力。
  将毒死蜱接入至乳油和微胶囊剂毒死蜱处理过(处理后240 d)的土壤中,并测定其在两种土壤中的半衰期。结果表明,毒死蜱在乳油处理过的土壤中半衰期为5.9 d,与对照没有差异(P>0.05);在微胶囊剂处理过的土壤中半衰期为5.3 d,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