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整体特征及实践研究
【6h】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整体特征及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绿色建筑的产生背景

1.1.1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1.2 建筑的大量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1.1.3 绿色建筑的产生

1.2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定义

1.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意义

1.4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4.1 可操作性原则

1.4.2 定量结合原则

1.4.3 特性结合原则

1.4.4 前瞻性原则

1.5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主要理论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2 全生命周期理论

1.5.3 层次分析理论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2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历史沿革

2.1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产生的背景

2.2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演变

2.2.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2.2.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GOBAS)

2.2.3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2.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2.2.5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2.2.6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和《关于组织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通知》

2.3 国内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

2.4 与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关系

2.4.1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特征

2.4.2 与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异同

3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现有情况

3.1 评价体系的概况

3.1.1 基本建立管理制度

3.1.2 逐步完善标准体系

3.1.3 逐步规范评审程序

3.1.4 评审数量迅速增加

3.1.5 评价体系的扩展

3.2 主要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

3.3 评价体系的机构及评价标识的认定

3.4 评价体系的一般过程

4、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整体特征分析

4.1 标识项目的数量年度进展特征分析

4.2 标识项目的各星级特征分析

4.3 标识项目的各地区分布特征分析

4.4 标识项目的建筑类型特征分析

4.5 标识项目的申报单位特征分析

4.6 标识项目的各气候区分布特征分析

4.7 标识项目的增量成本特征分析

5、浙江省绿色建筑评价概况及其工程实践分析

5.1 浙江省绿色建筑评价概况

5.1 浙江省绿色建筑工程实例分析

5.2.1 中国节能绿色建筑科技馆

5.2.2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东一教学楼改造项目

6、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我国从绿色建筑启动到现在已历时近十年。在这期间,我国绿色建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标准规范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产业日益成熟,绿色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期,呈现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面对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本文对我国绿色建筑标识体系及其实践进行及时的总结,期望归纳出对今后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分析成果,从而为更好的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献出一份力量。
  本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产生及现有情况的分析,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整体特征,从年度进展、星级、地区分布、建筑类型、申报单位、各气候区项目分布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以浙江省绿色建筑评价情况及其工程实例为代表进行深一步实践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