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对骨肉瘤化疗患儿预期性呕吐的影响
【6h】

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对骨肉瘤化疗患儿预期性呕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1 前言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技术路线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预调查显示

3.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3.3 干预后结果

4 讨论

4.1 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可降低化疗患儿预期性呕吐发生率和呕吐程度

4.2 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可以有效降低低血钾发生率,且低血钾的程度有明显改善

4.3 条件刺激阻滞疗法有利于化疗的正常进行

4.4 条件刺激阻滞疗法的可行性

5 结论

6.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探讨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对骨肉瘤化疗患儿预期性呕吐的影响。
  2.为预期性呕吐的病因研究提供进一步依据。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骨肉瘤儿童患者的发病率、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治疗的影响;预期性呕吐发生的原因以及目前干预举措的成效分析。
  通过预调查明确条件刺激阻滞疗法的具体操作。于2012年2月~2013年3月对我院儿童骨肉瘤化疗期间发生预期性呕吐的90例患者进行预调查,对呕吐程度在Ⅱ度以上的患儿及其监护人共24人次进行深度访谈,明确导致预期性呕吐发生的明显的条件刺激类型,从而确定条件刺激阻滞疗法的具体操作内容。即条件刺激阻滞疗法是通过切断“化疗”信号以及与化疗相关的一切信息等条件刺激,以减少这些条件刺激和化疗药物本身这种非条件刺激的配对,减少条件反射的形成,从而来达到降低患者预期性呕吐发生率为目的的一种方法。
  采用条件刺激阻滞疗法,于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选取年龄在6~14岁的骨肉瘤患者,在第二周期化疗时存在预期性呕吐、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表述清楚的骨肉瘤患儿。在患儿进入第三周期化疗时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在每次使用化疗药物前24小时及当天使用化疗药物前4小时对患儿及监护人进行治疗前的宣教,详细讲解本次化疗药物名称、使用时间、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应对措施,以便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整个化疗周期;观察组在每次使用化疗药物时采用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即对患儿阻断所有化疗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化疗药物,但对患儿监护人按护理常规在每次使用化疗药物前24小时及当天使用化疗药物前4小时进行治疗前的宣教。比较两组患儿预期性呕吐发生率、呕吐程度。然后,两组患儿在化疗当天使用化疗药物前10min采血,测血钾浓度,来比较两组患儿低血钾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化疗周期结束后,统计两组因不能耐受呕吐和血钾过低而延迟和中断化疗的例次。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CMH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结分析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对骨肉瘤化疗患儿预期性呕吐的影响。
  研究结果:
  1.应用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可以使预期性呕吐发生率明显下降,呕吐程度明显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预期性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2.6%和76.2%,呕吐程度也有明显改善,Ⅲ度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4%和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应用条件刺激阻滞疗法有效降低了因预期性呕吐导致低血钾的发生率,且低血钾的程度也有明显减轻。观察组和对照组低血钾发生率分别为15.5%和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钾程度也有明显减轻,观察组和对照组血钾浓度<2.5mmol/L的发生率分别是1.2%和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不能耐受呕吐和血钾过低而延迟和中断化疗的观察组分别是2例次和0例次,而对照组分别是14例次和3例次。
  结论:
  应用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可明显降低骨肉瘤化疗患儿预期性呕吐的发生率、降低呕吐程度,进而降低低血钾的发生率和低血钾程度,使化疗按时按量完成,从而提高骨肉瘤患儿的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