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街头露宿者的群体化过程——基于杭州某露宿点的田野调查
【6h】

街头露宿者的群体化过程——基于杭州某露宿点的田野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街头露宿者的概念辨析

2.2.街头露宿者的生存现状研究

2.3 街头露宿者流浪的原因

2.4.街头露宿者的社会救助研究

2.5 对街头露宿者的态度与污名

2.6.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3.街头露宿者的小群体概况

3.1.田野背景

3.2 个案概况

3 从脱离到步入:露宿街头何以可能?

3.1 谋生手段的适应

3.3.2 城市空间的适应

3.3.3 社会关系的适应

3.3.4 社会心理的适应

4.从个体到群体——街头露宿者的小群体如何形成?

4.1 群体化的动力:情感与工具性需求

4.2 群体化的纽带:露宿空间

4.3 群体化的方式:自发而自然

5 街头露宿者群体符号边界的形成与固化

5.1 小群体的类型

5.2 小群体的谋生

5.3 小群体的消费

5.4 小群体内部的分工

5.5 小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5.6 小群体的结构

5.7 个体与群体规范

5.8 群体的社会认同

6 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基于一年多的田野调研,本文对街头露宿者群体化的过程进行了探讨。本文发现,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从原有社会关系脱离出来并适应街头生活;从互不认识的露宿者个体到基于地缘结成的露宿者小群体;以及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在社会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对群体符号边界的巩固和再生产的过程。
  本文认为,街头露宿者从主流社会脱离到步入街头的过程至少需要完成四个方面的适应:一是谋生手段的适应。第二是城市空间的适应。第三是社会关系的适应。第四是社会心理的适应。本文认为,情感和工具性需求都是群体化的动力、露宿空间则是联结的重要纽带、群体化的方式是自发而自然的。
  本文对露宿者小群体的类型、结构、谋生、消费、群体内部分工、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和群体规范进行了阐释,并发现正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群体的符号边界得以巩固并再生产。同时,文章还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该过程中个体对所在群体产生认同的三个过程: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进行了具体的刻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