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台阵技术探测中地幔散射体
【6h】

利用台阵技术探测中地幔散射体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台阵技术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提要

第2章 原理与方法

2.1 地震转换波测深原理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集束分析

2.2.2 速度谱分析

2.2.3 N次根倾斜叠加

2.2.4 波束功率分析

2.3 理论地震图计算方法

2.3.1 正交归一化方法

2.3.2 理论地震图软件Qseis

第3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3.1 研究过程

3.2 结果分析

3.2.1 东印度尼西亚区域

3.2.2 所罗门区域

3.2.3 汤加区域

第4章 讨论

4.1 S波到P波转换还是P波的反射?

4.2 低速体还是间断面?

4.3 低速体的地震属性

4.4 分离的海洋地壳还是整体的板块?

4.5 俯冲海洋地壳的在地幔中的迁移过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闪光点与不足

5.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洋板片在地球深部的俯冲形态非常复杂,而小尺度的板片因缺乏高频数据其分布还约束较少。本文分析了中国东北地震台网(NECESS Array)记录的西太平洋俯冲带(从东印度尼西亚到汤加地区)的4个深源地震在P波初至之后20-50秒之间到达的地震尾波。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两种台阵数据分析方法—四次方根速度谱分析和波束功率分析技术约束P波后波至的慢度与方位角。我们的分析显示,这些尾波的慢度值比P波稍低,方位角也稍偏于大圆路径方向。结合一维人工合成理论地震图的计算结果,我们认为P波初至后的尾波是震源下方的散射体导致的S转换成P(SdP)震相。我们发现的总共五个散射体分布在研究区域下方700-1110km深度范围内。对于这些分布在中西太平洋俯冲带的地震散射体,最可能是的解释是古老的俯冲海洋地壳。我们的观测显示海洋地壳至少部分地从俯冲的海洋岩石圈剥离出来并且大规模地聚集在俯冲带下方的中地幔,尤其在西太平洋俯冲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