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升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6h】

升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目次

1 绪论

2 升麻化学成分的分离

2.1 升麻化学成分的分离

2.1.1 药材提取

2.1.2 化合物分离

2.1.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2 升麻(东北)和升麻(北朝)中碱性化学成分的分离

2.2.1 药材提取

2.2.2 化合物分离

2.2.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3 升麻酮碱甲和升麻酮碱乙的分离

2.3.1 药材提取

2.3.2 化合物的分离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植物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材料

3.2 单晶培养

4 化合物体外药理活性检测

4.1 升麻酮碱甲和升麻酮碱乙体外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4.2 Cycloartane型三萜的体外保肝活性研究

5 结构鉴定的实验数据

6 总结和讨论

6.1 总结

6.2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作者简历

附图

展开▼

摘要

升麻(Cimicifugae Rhizoma)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金莲花亚科(Subfam.Helleboroideae)升麻族(Cimicifugeae)升麻属(Cimicifuga L.)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其地下根茎入药。在我国的传统中医理论中升麻有主解百毒,辟瘟疾瘴邪毒蛊和升阳举陷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头痛,风热表征,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利用现代药理研究方法发现升麻还具有治疗妇女更年期绝经的症状、抗肿瘤、抗病毒、抗骨质疏松、抗炎、抗过敏、保肝、抑制核苷转运、降血脂等功能。
  本研究首先对产自中国东北的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根茎的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和体外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两个吲哚生物碱类的新骨架化合物,通过体外药理活性筛选发现它们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细胞活性,因此,我们又进一步研究了产自中国东北的升麻C.foetida(东北)和产自北朝鲜的升麻C.foetida(北朝),利用酸碱萃取的方法富集升麻中的碱性成分。结合现代色谱手段进行系统分离,并对其光谱波谱数据进行分析,两次实验共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为:升麻酮碱甲(1);升麻酮碱乙(2);7,8-didehydrocimigenol(3);acerinol(4);24-epi-24-O-acetyl-7,8-didehydrohydroshengmanol(5); cimigenol-3-O-β-D-xylopyranoside(6);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pyranoside(7);24-epi-24-O-acetyl-7,8-didehydrohydroshengmanol-3-O-β-D-xylopyranoside(8);daucosterol(9); cimifugin(10); cimicifugamide(11); kellol(12);3-xylosyl-24-O-acetylhydroshengmanol-15-glucoside(13); cimigenol(14);24-O-acetyl-25-anhydroshengmanol-3-β-D-xylopyranoside(15);25-acetylcimigenol-3-O-β-D-xyloside(16);25-anhydrocimigenol-3-O-β-xyloside(17); acetyl-shengnnanol-3-O-β-xyloside(18);β-sitosterol(19)。其中化合物1和化合物2为吲哚生物碱类的新骨架化合物,化合物11为酚类酰胺化合物,化合物10和化合物12为两个色原酮类化合物,化合物9和19为甾体类化合物,其余12个为cycloartane型三萜类化合物。通过酸碱萃取的方法并没有从升麻C.foetida(东北)和升麻C.foetida(北朝)中找到升麻酮碱甲和升麻酮碱乙以及它们的同系物,因此我们又将升麻C.foetida(东北)萃取后剩下的浸膏通过大孔树脂(D101)富集95%的小极性流分,再通过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TLC等方法进行分离,最终成功分离得到了升麻酮碱甲和升麻酮碱乙。将升麻酮碱甲和升麻酮碱乙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对HL-60、A549、NCI-H1975、Colo-205、A375、MKN7、GSU这七种肿瘤细胞系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在1.36~21.09μM之间。其中升麻酮碱乙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我们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分子蛋白印迹等方法对升麻酮碱乙抑制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细胞内活化的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增多且DNA修复酶(PARP)的裂解也随之增多,此外细胞色素C和Bax蛋白的表达增多而Be1-2,Bcl-xL蛋白表达下降,表明其作用机制与死亡受体介导的外源性细胞凋亡通路和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有关。另外我们将分离得到的Cycloartane型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保肝活性的筛选,但并未发现明显的保肝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