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化进程中家庭碳排放变化趋势、驱动因素和减排对策
【6h】

城镇化进程中家庭碳排放变化趋势、驱动因素和减排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重要概念厘定

1.2.1 家庭能源消费

1.2.2 家庭碳排放

1.2.3 家庭户异质性

1.2.4 家庭消费模式

1.3 研究问题与框架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框架

1.3.4 研究内容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点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非传统安全理论

2.1.2 环境安全理论

2.1.3 消费者生活方式理论

2.1.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2.1.5 可持续消费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2.2.1 家庭碳排放-气候变化的研究起源

2.2.2 城镇化进程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2.2.3 家庭收入与消费模式变化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2.2.4 家庭人口异质性特征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2.2.5 对现有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2.2.6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3.1 家庭直接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3.2 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基本状况

3.2.1 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变化趋势

3.2.2 家庭直接碳排放的变化特征

3.2.3 家庭直接碳排放的能源结构

3.3 家庭直接碳排放的城乡比较

3.4 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国际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

4.1 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的估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的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与整理

4.2 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基本状况

4.2.1 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的变化特征

4.2.2 家庭碳排放的结构变动

4.2.3 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的城乡比较

4.3 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的国际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家庭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

5.1 因素分解方法

5.1.1 分解模型——LMDI双层分解模型

5.1.2 驱动因素的选取

5.1.3 家庭直接碳排放的分解模型

5.1.4 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的分解模型

5.2 城乡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5.3 城乡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5.4 家庭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

5.4.1 人口效应

5.4.2 经济效应

5.4.3 技术效应

5.5 本章小结

6 家庭户异质性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

6.1 数据来源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不同类型家庭户的碳排放规模与结构

6.2.1 城乡家庭碳排放规模与构成

6.2.2 各类型家庭直接碳排放的结构

6.2.3 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的结构

6.3 家庭户异质性-家庭碳排放的模型构建

6.3.2 家庭户异质性-家庭碳排放模型的结果分析

6.4 家庭碳排放结构的国际比较

6.4.1 中韩比较的意义、指标选择

6.4.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家庭碳排放对国家碳排放的影响

7.1 家庭碳排放与国家碳排放的关联分析

7.1.1 家庭碳排放对国家碳排放的影响机理

7.1.2 家庭消费-国家能源碳排放模型构建

7.2 家庭消费对国家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7.3 家庭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国际比较

7.4 本章小结

8 家庭碳排放的预测

8.1 IHAT-IDA预测模型

8.2 预测情景

8.2.1 基准情景

8.2.2 低碳生活方式情景

8.2.3 强化能源效率情景

8.3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8.3.2 低碳生活方式情景预测结果

8.3.3 强化能源效率情景预测结果

8.4 本章小结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消费需求侧的减排政策

9.2.2 供给侧的减排政策

9.3 讨论

9.3.1 可能的学术贡献

9.3.2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全球变暖已成为国家非传统安全问题,而二氧化碳排放是长期气候变化的最大贡献因素。中国碳排放规模已列全球第一,我国政府在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中承诺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随着城镇化发展、家庭小型化与核心化的人口转型以及消费升级,家庭碳排放逐渐成为未来碳排放的新增长点,因而有必要以家庭为研究单位,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家庭碳排放变动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影响机理,为制定相应的家庭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建立“人口-家庭-消费-碳排放-环境”的理论框架和脉络,着眼于家庭消费引起的直接碳排放和间接关联碳排放,使用IPCC推荐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投入-产出模型,分别计算家庭直接、间接关联碳排放。从家庭户城镇化的视角,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LMDI)模型,从人口、经济、技术等宏观层面解释家庭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从家庭户异质性的微观角度分析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在消费者生活方式框架下分析不同类型家庭的碳排放规模及结构,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城乡属性、收入、户主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规模等家庭户异质性特征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应用LMDI双层完全分解,分析家庭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比重变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国际比较,以明晰我国当前家庭碳排放的发展阶段。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社会人口发展趋势与减排目标的多重约束条件,在IPAT模型基础上建立IHAT-IDA预测模型,估算2017~2050年我国的家庭碳排放变化,最后从家庭消费消费需求侧、行业供给侧角度分别提出减排建议。
  研究结论
  (1)城乡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结构逐步趋向低碳化,且存在明显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减排空间有限,减排空间更多存在于相关的供给侧生产部门。(2)家庭间接关联碳排放对应的行业部门从满足基本生活保障的农业、食品制造业等部门逐渐过渡到与居住、医疗保健相关的服务型部门。(3)宏观层面上,城乡家庭户数和收入水平是家庭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正向驱动因素,家庭户城镇化水平促进间接关联碳排放增长,城乡家庭消费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高碳化特征,碳排放强度抑制家庭碳排放的增长。(4)微观层面上,家庭收入、家庭规模、户主教育水平、性别、年龄均对家庭碳排放规模和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城乡最高收入组的家庭分别对城乡家庭碳排放贡献46.8%、33.2%,具有较大的碳排放责任,政策制定者可针对不同收入组的家庭户实行有区别的消费引导和政策工具。(6)2017~2050年,我国家庭直接碳排放、间接关联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分别从3.48%、46.15%升至5.6~7.1%、48.8~49.8%。(7)家庭碳排放峰值将出现于2028~2031年,约为50.5~55.7tCO2,环境库兹涅茨假说适用于中国家庭部门的碳排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