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阶段性预警研究
【6h】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阶段性预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4研究内容

2财务危机阶段性预警相关理论研究

2.1财务危机定义

2.2财务危机成因

2.3财务危机阶段性预警的理论基础

2.4本章小结

3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阶段性预警的研究设计

3.1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

3.2预警指标初选

3.3本章小结

4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阶段性预警的实证分析

4.1研究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4.2显著性差异指标分析

4.3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潜伏阶段和恶化阶段性预警研究

4.4本章小结

5研究结论、建议和局限性

5.1研究结论

5.2管理建议

5.3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拉动型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造成了大量企业倒闭。因此,对财务危机的爆发提前进行警示成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管理手段。而理论界对财务危机形成过程中阶段性特征的研究不足影响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应用价值。
  本文选取我国2010-2012年首次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4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财务危机组样本,按照1:1原则以同期43家非 ST公司作为配对样本,采用*ST前五年的数据对财务危机的阶段性进行研究。在分析过程中,首先,对财务危机组和财务正常组公司被*ST前五年数据采用K-S正态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T检验进行逐年分析,筛选出各年的在两组公司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水平的指标,然后采用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差异指标构建预警模型。研究发现:在财务危机爆发前五年,两组公司显著性差异指标在各年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性差异指标个数呈现出一个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在构建的预警模型中,本文发现不同阶段的预警变量是不一样的,同一预警变量在不同的阶段模型中的系数也表现出很大差异。这两方面的实证结果都说明了财务危机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显著性检验表明财务危机存在三个阶段:潜伏期(ST前五年)、恶化期(ST前四年和 ST前三年)、实现期(ST前两年和 ST前一年)。在财务危机的潜伏期,两组公司的显著性差异指标较少,主要特点是财务危机公司长期负债水平过高,流动性不足。而到了财务危机恶化期,主要特点是财务危机公司的营运能力出现了显著恶化。到了财务危机实现期,主要特点是财务危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出现了显著恶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