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35年宁波钱业风潮研究
【6h】

1935年宁波钱业风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1概述

1.2宁波钱庄研究现状

1.3钱庄业衰落问题

1.4 钱庄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2 二十世纪初叶的宁波钱庄

2.1 概念界定

2.2 宁波钱庄组织形式与结构

2.3 人才培养机制——学徒制

2.4 资本与盈利

2.5 工资与福利

3 风潮爆发前的宁波银钱关系

3.1 本国银行业的肇始

3.2 合作

3.3 冲突

4 钱业风潮的爆发

4.1 经济与社会

4.2 危机频发的宁波钱业

4.3 征兆——市场萧条

4.4 导火线与风潮大爆发

5 钱业风潮的应对

5.1 政府主导下的救市

5.2 垫本复业

5.3 监督清理——以余大、仁和庄为例

6 钱业风潮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6.1 风潮爆发的原因

6.2 钱业风潮的影响

7 宁波钱庄的终结

7.1 钱庄业的寒冬

7.2 银行业的春天

7.3 走向终结

7.4 余论:传统金融组织的近代化困境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1935年七八月份,宁波金融业发生了大批钱庄倒闭现象,金融市场一度萎靡,给地方经济造成重大打击,时人称之为“金融风潮”或“钱业风潮”。此次危机终结了宁波钱庄的黄金岁月,成为宁波钱庄发展史上的转折点,钱庄业从此走向了衰落。囿于档案资料的缺失,限制了研究的深入,好在时人留下的大量新闻报道为还原风潮的历史原貌提供了可能。本文并未局限于风潮事件的记述,而是放眼于整个20世纪,把风潮事件放置于钱庄延续不断的历史发展演变中考察,以窥其全貌。除了故事性地叙述钱业风潮的爆发与应对,本文还从银行与钱庄关系演变的视角考量钱业危机的深层次因素,即金融制度的变化是造成钱业衰落的根本性因素。孕育于传统社会土壤,野蛮生长于变革时代的钱庄,始终萦绕着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即“新与旧”的争论。背负着传统的重负,钱庄业虽不像山西票号淹没于历史进程中,却也在新式银行业兴起后成为了旧的,落后的象征。出于银行竞争与钱业自身前途的双重考量,在新方法、新理念、新形式的引导下,钱庄走上了转型之路,不幸的是,在政府构建金融制度过程中始终被边缘化,与被政府宠爱的银行业相比,钱庄业的境况愈加窘迫,加之受自身组织形式、资本来源、人才构成的约束,钱庄的现代化之路始终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一方面旧的习惯难以根除,另一方面新的方式难以推广,钱庄业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毋庸置疑,金融业在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当今世界,金融危机呈现出多发、易发的态势。本文通过对宁波钱业危机的研究,为当下社会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