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eagle犬下颌骨前磨牙拔牙后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
【6h】

Beagle犬下颌骨前磨牙拔牙后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拔牙后种植位点保存的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临床常用的修复方式包括活动修复、固定修复和种植修复,其中种植修复比较其他修复方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受植区良好的骨条件是实现植体与骨整合的重要因素,拔牙后种植前的位点保存,是为了预防及减少牙槽嵴的废用性萎缩和吸收,使牙槽嵴骨量的高度、宽度及密度满足后期种植的需要。临床研究中应用GBR方法增加骨量提高骨密度较多,但目前还没有多少基础研究为GBR应用于位点保存时,对于预防牙槽嵴高度宽度的减少以及种植位点的骨密度降低提供支持,且目前基础研究观察时间最长一般为24W,并没有研究表明此时牙槽骨的代谢与改建已经完成,未来牙槽骨的骨质是否稳定。本实验是为了探讨种植位点进行位点保存与未进行位点保存牙槽嵴高度宽度和骨密度的不同,及不同时间的变化。希望通过动物实验明确牙槽骨失牙后生理性萎缩的机理及时间规律,给临床牙槽骨生理性萎缩及保存受植区骨量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础实验参考。
   方法:选用12只健康成年Beagle犬,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一侧即刻行GBR,另一侧缝合另其自然愈合作为对照侧。于拔牙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各处死4只动物,两只取完整下颌骨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剩余牙槽骨高度与宽度,进行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拔牙创骨密度;另两只取拔牙创处骨块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观察。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实验组拔牙创剩余牙槽骨高度及宽度均较高,骨密度明显较高。光镜及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新骨形成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且持久,9个月时实验组新生骨组织更加致密,充满于拔牙创。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区在阻止破骨细胞分化激活,抑制骨吸收,有效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募集,激发成骨,加快新骨生成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实验表明,拔牙后自然愈合牙槽骨骨量丢失严重,且新生骨骨质疏松,钙化较差。位点保存能有效地预防拔牙后牙槽骨的生理性萎缩,尽量多的生成新生骨组织保留剩余牙槽骨,且形成的新骨致密,为后期的种植提供良好的位点条件,并且经过试验认为后期种植的时间选择在9个月时为最佳时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