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汇改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6h】

汇改后我国汇率传递效应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汇率传递效应的理论

第一节 汇率与物价的基本关系

第二节 汇率传递效应

第三章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表现及特点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变动

第四章 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一节 本文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

第二节 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变化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传递效果的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节 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加强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监督与控制

第二节 国内市场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在世界各国经济对外开放与合作不断加深的今天,一国汇率的变化不但会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别国经济造成深远影响。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汇率的变化与相应的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更有弹性,变化趋势的增强,进而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也更加广泛和深入。在此期间,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币汇率稳步、高频的动态升值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例如,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为何依然很大?人民币的升值是否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抑制作用,以及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是否削弱了这种抑制作用呢?等。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索,本文先对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与介绍,然后采用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进行分析。定性模型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研究。在理论研究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象进行政策制定和改革等方面提供依据。
  通过运用以上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走势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并结合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的特点,探讨目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本国CPI、PPI之间的作用进行论证分析。在数据搜集上,采用的是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来进行经济计量检验,从而得出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程度。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人民币汇率改革后国内CPI和PPI都存在汇率的传递效应,但是由于CPI和PPI的时滞期较长。传递效应不仅不完全而且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相对来说,PPI的影响要大于对CPI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汇率的变动首先是对进口品价格的影响,然后再通过中间品传递到国内市场的。由于在汇率传递过程中,汇率的变化是不完全转移到出口,而进口商品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做为最终产品组成部分的中间产品,造成了人民币汇率对最终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是递减的。所以要解决我国出现的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国内物价居高的问题,应该把重点放在汇率政策以外的相关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提出具体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