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公共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6h】

山东省公共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

二、财政支农的概念

第二节 财政支农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财政理论

二、农村公共产品理论

三、农业保护论

四、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五、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 山东省现代农业及财政支持的现状

第一节 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山东省的自然概况

二、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概况

第二节 山东省现代农业财政支持的现状

一、山东省现代农业财政支持规模现状

二、山东省十七地市现代农业财政支持的现状

第四章 山东省现代农业财政支持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山东省十七地市财政支持现代农业支出与农业总产值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二、模型形式设定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二节 山东省十七地市财政支持现代农业支出资金的效率分析

一、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资金配置效率评价方法-DEA

二、山东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资金配置效率指标的选择

三、山东省十七地市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财政支农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践

二、日本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践

三、欧盟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践

四、发达国家和地区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山东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山东省加大现代农业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

二、山东省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中国是农业大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2004年至2015年连续12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突出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多年居于全国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事业与农业教育迅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条件的提高,到2013年,山东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9%,居于全国首位。近几年来,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全省各地区根据自身在生态环境、特色农产品等方面存在的优势,积极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类型的现代农业,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如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的“青青优品”、“泰山珍珠西红柿”、“徂徕黄金梨”、“岱欣绿葡萄”等农产品和具有岱岳休闲特色的生态农庄、农家乐和采摘园,章丘市的大葱文化产业园、东方商人生态农庄等现代农业园区,新泰市的“新泰香椿”、“新泰芹菜”、“新泰苹果”等农产品,莱芜市的莱芜生姜等,都是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发展过程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财政支农理论研究着手,分析了山东省财政支农的现状,并对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省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最终根据研究结果以及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经验借鉴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介绍了整篇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界定了现代农业与财政支农的概念,阐释了财政支农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共财政理论、农村公共产品理论、农业保护论、农业发展阶段理论、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经济增长理论等。第三章分析了山东省及十七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财政支农的现状,发现山东省及十七地市存在财政支农支出不足的问题。第四章是实证分析,对山东省现代农业财政支出的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山东省十七地市普遍存在财政支农资金效率低下的问题。第五章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以及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实践和启示,提出了解决山东省财政支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