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乡镇人大建设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6h】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乡镇人大建设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 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乡镇人大概述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框架探析

第三节 乡镇人大概述

第四节 人大制度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

第五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乡镇人大建设提出的要求

第二章 昆明市乡镇人大建设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昆明市乡镇人大建设基本情况

第二节 昆明市乡镇人大存在问题

第三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乡镇人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制度的不健全使乡镇人大履职不规范

第二节 法治化方面:乡镇人大难以保证法律实施

第三节 民主化方面:基层民主的价值取向偏离

第四节 效率化方面:乡镇人大难以高效履职

第五节 协调化方面:乡镇人大难以做到协调共治

第四章 乡镇人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其他省份加强乡镇人大建设的主要做法

第二节 乡镇人大建设的启示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乡镇人大建设的路径

第一节 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制度执行力

第二节 加强法律实施,监督制约行政权力

第三节 扩大群众有序参与,探索协商民主

第四节 加强自身建设 实现高效履职

第五节 协调外部关系 实现交互共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国家治理与现代化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热潮,“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课题如今在公共管理领域已成为流行话语。笔者认为,国家治理的内涵包罗万象,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尝试从治理理论入手,阐述国家治理的内涵,进而分析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应有的五个衡量标准,即制度化、法治化、民主化、效率化、协调化。 人大制度是中国特色的代议制民主制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乡镇人大是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大的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基层民主的实现,以及民主优越性在基层的彰显。 本文首先以总结归纳方法对国家治理和乡镇人大进行概述,着重介绍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公共治理理论、国家治理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在此理论框架下,从制度化、法治化、民主化、效率化、协调性五个方面。分析人大制度对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导作用,从国家理论现代化的视角出发,用现代化的五项标准对乡镇人大建设提出要求。其次,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当前昆明市乡镇人大建设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现代化国家治理的标准对昆明市乡镇人大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再次,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其他地区乡镇人大的先进做法,并从其中总结经验和启示。最后,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对乡镇人大建设提出对策性建议,包括,制度化方面的持续完善;法治化方面的有效实施;民主化方面的价值追求;效率化方面的高效履职;协调化方面的协同共治等。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将宏观层面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理论和乡镇层面的人大政权组织有机结合,试图用宏观的国家治理理论剖析和指导微观的治理主体,使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并在基层实践中,彰显国家治理理论的巨大优越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