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饮水型砷中毒对人体红细胞膜结构形态影响的研究
【6h】

饮水型砷中毒对人体红细胞膜结构形态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前 言

内容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调查表

综述 砷致机体红细胞及红细胞膜的损伤机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饮水型砷中毒对人体红细胞膜结构形态的影响。方法:对地方性砷中毒病区45例地砷病患者(病例组),病区非地砷病患者87例(内对照组),邻近村非病区健康人58例(外对照组)抽取抗凝血,分离血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高效液相法测定各组红细胞膜磷脂组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神经鞘磷脂SM)的含量,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红细胞膜形态的改变,水、尿、发中砷含量的测定均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结果:1)外对照组、内对照组、病例组红细胞膜的PS、PE、PC的含量依次降低(P<0.05),病例组SM含量低于外对照组(P<0.05),内对照组SM与病例组和外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SM/ PC比值病例组高于内对照组和外对照组(P<0.05),内对照组SM/ PC比值与外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轻、中、重度砷中毒患者红细胞膜4种磷脂组分及SM/ PC比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外对照组、内对照组、病例组Na+-K+-ATP酶活性依次降低(P<0.05),轻中重度地砷病患者Na+-K+-ATP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与红细胞膜PS、PE、PC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红细胞膜SM无相关关系(P>0.05);4)扫描电镜观察内对照非地砷病患者和轻中重度病人的红细胞膜形态均发生了改变,且膜的受损程度与病人病情相一致;5)外对照组、内对照组及病例组尿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地砷病患者尿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外对照组的健康人发砷含量要低于病例组患者及内对照组的非地砷病患者(P<0.05),病例组与内对照组发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患者发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水型砷中毒可导致人体红细胞膜结构形态的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