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例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分析
【6h】

19例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表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图

双侧电子耳蜗植入术新探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与评估,进一步探讨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开机调试与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病人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23岁,经面神经隐窝径路行MED-EL Combi40+人工耳蜗植入。19例中语前聋10例,语后聋9例;药物中毒性聋4例,有噪声暴露史1例,原因不明的先天性耳聋14例。术前行临床医学、听力学、耳科影像学、助听器效果、言语和语言能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所有病例均经面神经隐窝径路,均采用奥地利MEDEL公司(Combi40+)产品。结果:19例病人耳蜗电极全部植入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月开机调试,19例病人全部恢复了听力。语后聋病人不需要唇读,仅经简单的语言训练就能进行对话和打电话,能回到有声世界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对10例语前聋病人进行训练和评议,都有不同程度的听觉言语康复。结论: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双侧重度以上感音性聋的有效方法。术前临床医学评估、影像学评估、听力学评估、助听器效果评估、言语和语言能力评估、智力心理评估是人工耳蜗植入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术前全面准确评估、术中熟练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而术后调机以及系统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则为临床疗效提高的保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