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学生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接受意愿调查
【6h】

医学生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接受意愿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前 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综述: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政策与经济学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包皮环切术作为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并发症少且效益高的预防男性感染艾滋病的外科手术方法。包皮环切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通过调查获得医学大学生包皮环切接受意愿和接受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阐明影响包皮环切实际接受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引入“顶层设计”理论(即“上游”引领“下游”,“前端”引领“后端”),并整合医学大学生示范效应,结合公共卫生政策分析和经济学评价,从医学与伦理的角度审视男性医学生包皮环切接受意愿,消除社会歧视与偏见,充分的保护个人隐私,遵循一切对接受者有利的原则,可以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科学、健康地开展,为提出适合医学大学生包皮环切的推广模式进行前沿性研究。
   方法:采用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双入录,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用统计描述和检验分析男性医学大学生的包皮环切现状,包括医学大学生对包皮环切的认识、行为、态度;采用检验对影响接受包皮环切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阐明影响医学大学生进行包皮环切的影响因素。采用定性访谈的方式,访谈医学大学生对包皮环切的认识和态度、包皮环切的原因,以及包皮环切手术后的感受情况。
   结果:第一次基线调查中有83.65%的人听说过包皮环切术,医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对于包皮环切术预防艾滋病的知晓情况没有区别(=4.893,P=0.18);本科和硕士对于包皮环切术预防艾滋病的知晓情况也不存在区别(=0.497,P=0.481);疆外和疆内的学生对于包皮环切术的知晓率分别为74.48%和87.12%,疆内生源的学生对于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的知晓情况明显高于疆外生源的学生(=21.955,P=0.00);有5%的人不知道包皮环切异常对于身体的危害;28.2%的人认为进行包皮环切术的原因是包茎或包皮过长,9.8%的人是因为预防艾滋病及其它性传播疾病,有1.5%的人并不知道包皮环切手术原因的;有15.2%的人认为包皮环切最佳时期的是婴幼儿时期,有66%认为是未成年期,仍有10.5%的人不知道包皮环切术最佳时期;有4.2%的人不知道包皮环切术的并发症;基线调查的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度为50.68%,经过包皮环切术预防艾滋病的干预宣教后,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度上升为68.46%,上升了17.78%;包皮异常学生干预组和对照组包皮环切意愿度分别为93.81%和89.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医学生一般情况与包皮环切接受意愿度的关系看,户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从医学生包皮环切术知识与包皮环切接受意愿的关系看,医学生在对“有致阴茎癌的危险”、“妨碍阴茎发育,影响性生活”、“保护性伴侣的的生殖卫生与健康”、“追求美观”、以及“包皮环切术的费用约”的认知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从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是包茎或包皮过长有致阴茎癌的危险、提供免费的包皮环切术、包皮异常和家里有亲戚朋友做过MC手术,表明这些因素影响了包皮环切的意愿度。
   小结:通过本研究发现,男性医学生关于包皮环切的认知方面,知晓率为83.3%,不同年级和学制的学生认识一样,疆内学生比疆外学生高12.04%,对于包皮环切的危害、并发症、手术时期和进行包皮环切的原因,仍然有少部分人不是很了解,担心手术的并发症、费用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男性医学生对于包皮环切的意愿度由基线调查的50.68%上升到干预后的68.46%,上升了17.78%;影响医学生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的影响因素可能是“包茎或包皮过长有致阴茎癌的危险”、“提供免费的包皮环切术”、“包皮异常”和“家里有亲戚朋友做过包皮环切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