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骨联合烤瓷夹板修复牙周骨缺损基牙龈沟液IL-1β变化分析
【6h】

植骨联合烤瓷夹板修复牙周骨缺损基牙龈沟液IL-1β变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质量控制

5 统计学处理

6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植骨组与非植骨组经治疗后GCF中IL-1β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 植骨组与非植骨组PD值的分析结果

3 植骨组与非植骨组CAL值分析结果

4 两组术牙治疗后X线片

讨论

1 采用炎症因子IL-1β作为实验主要检测指标的原因

2 固定夹板材料选择上的考虑

3 实验结果的分析

4 本实验特点

5 实验中的经验总结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与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的修复方法在治疗牙周病致牙周骨缺损患者基牙龈沟液中 IL-1β水平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价其疗效。
  方法:诊断为牙周炎并伴有KennedyⅢ类牙列缺损,远中牙松动且有根周骨缺损,拟行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患者20例。采用盲法根据夹板烤瓷联冠修复前是否行牙周植骨术将病例随机分为植骨与非植骨两组,每组10例。夹板戴入后0、3、6个月分别采集待测基牙龈沟液(GCF),复查和记录牙周临床指标:植骨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拍摄 X线片对比观察牙槽骨情况,用ELISA法测龈沟液中 IL-1β含量并记录。经过修复后6~12个月的随访观察,分析各项指标变化。
  结果:
  (1)修复后随访观察6个月发现:两组患牙龈沟液中 IL-1β水平均有所下降,即植骨组与非植骨组其各自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种方式的恒久夹板治疗后患牙的牙周炎症破坏程度减轻并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植骨组优于非植骨组(P<0.05),提示植骨组经治疗后牙周组织恢复情况优于非植骨组。
  (2)两组的PD,CAL值基线情况(即基础治疗完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植骨组与非植骨组患牙在行植骨术和夹板治疗前,其牙周基线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比较治疗后0、3、6月植骨组两项牙周指标结果显示:PD、CAL值在3、6个月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非植骨组各项牙周指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片显示全部病例基牙牙槽骨无继续吸收,植骨组术后牙周骨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结论:
  (1)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较单纯的夹板式烤瓷联冠的修复方法更有利于维持和促进牙周病致牙周骨缺损患牙的健康并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
  (2)比较植骨组与非植骨组的临床疗效发现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固定可有效促进牙周骨缺损基牙牙周组织的修复重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