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福赛斯坦纳菌的定量分析
【6h】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福赛斯坦纳菌的定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 诊断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标本的采集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3 部分实验试剂的配制

2.4 标准菌株的复苏及培养

2.5 实验方法与步骤

2.6 PCR 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龈下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进行定性检测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龈下菌斑中的福赛斯坦纳菌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附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龈下菌斑中可检测出福赛斯坦纳菌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龈下菌斑中Tf的负荷量明显增高

2.1 福赛斯坦纳菌重组质粒PCR扩增产物的鉴定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统计结果

讨论

1 冠心病与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冠心病与牙周特异性致病菌的相关性

3 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龈下菌斑中的福赛斯坦纳菌进行定量分析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周特异性致病菌-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的负荷量,探讨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101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龈下菌斑,采用Chelex-100法及 PCR技术提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龈下菌斑中牙周特异性致病菌的DNA,利用 PUM-T载体通过 TA克隆技术构建含有 Tf的重组质粒,从含X-gal/IPTG的L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蓝白斑筛选,选择阳性表达的白色菌落提取质粒,建立含有Tf的重组质粒的定量标准获得Tf的负荷量。
  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Tf的阳性检出率为59.41%。龈下菌斑中Tf的阳性检出率为79.21%。通过计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龈下菌斑中的Tf的拷贝数来分析细菌的负荷量。
  结论:同一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龈下菌斑中均检测到 Tf,且 Tf的负荷量明显升高,提示牙周特异性致病菌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