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7-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质量评价
【6h】

2007-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质量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内容

4 质量控制和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2007-2011年全疆直报网络覆盖情况和直报及时性分析

2 2007-2011年新疆几种重点传染病的及时性分析

3新疆吐鲁番地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现场调查结果分析

讨论

1 从网络报告情况看

2 从及时性统计看

3 从报卡单位的类型看

4 从重点传染病的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看

5 对策与建议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基于传染病个案信息的实时—在线的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平台,结合2012年北疆地区网络直报现场督导和漏报率调查,了解和掌握新疆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质量评价信息,对2007年-2011年的全疆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进行评价,为传染病控制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方法:
  1.导出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网络直报平台《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全疆县区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数据,导入Exce12007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直报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网络报告率、综合率和重点传染病及时报告率等,并与全国的部分数据进行比较。
  2.依据《新疆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2012版)》的相关内容与方法,按整群分层抽样的原则,对吐鲁番地区4所医疗机构做传染病漏报和报告卡片质量调查。
  结果:
  2007-2011年间,全疆直报率的变化并不明显,均未超过85%;五年全疆未及时报告率和未及时审核率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网络报告率稳中有升,均在80%以上,与全国比新疆的网络报告率要好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疆综合率、及时报告率和及时审核率总体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及时报告率与全国的水平相比尚有差距,但及时审核质量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本研究依据新疆的实际情况选取艾滋病、肺结核、乙肝等7种传染病作重点分析,各病种诊断至报告和报告至审核平均间隔时间总体呈逐年缩短趋势,艾滋病报告和审核的平均间隔时间最长;2009年—2011年间,肺结核的诊断至报告平均间隔天数出现了负值,五年各病种的报告至审核的最小间隔天数也可见有负值出现,主要与报告卡的订正、慢性病的诊断和报告标准不够明确、统一有关。五年诊断至报告间隔时间中位数除2007-2009年艾滋病、2007年肺结核外,其余各年份、各病种均小于1天;各年份、各病种报告至审核间隔时间中位数均小于1天,各病种审核质量总体比较稳定。以平均天数统计及中位数统计的数据看,新疆的各类传染病诊断至报告和报告至审核的间隔天数总体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2年2月,作者对吐鲁番地区的4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漏报率现场调查,共抽查乙、丙类传染病84例,报告83例,漏报1例,总漏报率1.19%;收集的83份纸质报告卡中只有30份填报完整、准确和一致,合格率为36.14%;纸质卡片的填写总完整率94.05%,一致率40.48%。
  结论:
  2007—2011年,全疆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各地州的发展并不均衡。全疆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近年虽有大幅度改善,但与全国相比仍有差距。要保证全疆网络直报质量持续改善,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各级疾控机构应加强检查、督导力度,强化对相关业务人才的选拔和培训,落实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经费保障,才能防止网络直报质量倒退和下滑。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仍应继续努力,促进全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全面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