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透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6h】

不同透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指标及方法

2. 1 观察指标及方法

2. 2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microinfIammatorystate)

2 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发生机制

2.1 氧化应激

2.2 感染

2.3 遗传和免疫因素

2.4 贫血

2.5 血液透析技术

3 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存在的临床意义

4 微炎症反应状态与预后

5 微炎症状态的诊断

5.1 C反应蛋白(CRP)

5.2 CRP介导的慢性炎症在AS发病中的预警作用

5.3 白细胞介素6(IL-6)

5.4 β2MG

6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微炎症的清除效果

7 高通量血液透析

7.1 定义

7.2 高通量透析器的两大优点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终末期肾脏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新疆省乌鲁木齐市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透析龄超过1年的稳定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LFHD20例、HFHD组20例。2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后,以及透析治疗1、2、3月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血清含量。通过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组MHD患者共40例治疗前的IL-6、β2-MG、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FHD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1、2、3月后IL-6、β2-MG、CRP均下降不明显,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首次治疗后IL-6、β2-MG、CRP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IL-6、β2-MG、CRP与治疗前比较略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IL-6、β2-MG、CRP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IL-6、β2-MG、CRP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FHD可以降低IL-6、β2-MG、 CRP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HFHD可能优于LFHD。3个月治疗并不能完全纠正微炎症状态,需进一步观察更长时间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