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RCA1/2和VDR热点突变区域的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6h】

BRCA1/2和VDR热点突变区域的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BRCA1和BRCA2研究现状及分析

2 VDR研究现状及分析

3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第一部分 BRCA1与BRCA2热点突变区域的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4 小 结

第二部分 VDR热点突变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4 小 结

第三部分 BRCA1/2和VDR基因在哈萨克族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4 小 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乳腺癌是当今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癌症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全世界学者致力于乳腺癌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以期通过基因检测筛查高危人群,早期干预,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BRCA1和BRCA2是最主要的乳腺癌易感基因,同时VDR与BRCA1的共同协作在p21waf1启动子的组蛋白乙酰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机制中至关重要,VDR目前也成为热点研究的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基因。中国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谱明显不足甚至部分地区或民族存在空白,尤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乳腺癌易感基因研究主要围绕汉族、维族展开,作为新疆第三大民族-哈萨克族不同于其他民族,是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的混血民族,该民族乳腺癌病死率远远高于中国的其他民族,而关于该民族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研究少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意在扩充哈萨克族乳腺癌易感基因数据库,并进一步探寻该民族与其他民族乳腺癌易感基因多态性的异同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为该民族乳腺癌的早期防控、早期治疗、预后判断奠定基础。
  方法:
  (1)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检测164例新疆哈萨克族乳腺癌和127例哈萨克族健康成年女性的BRCA1和BRCA2热点突变区域,将检测到的SNP位点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确定有无新发现或致病性的SNP位点。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寻找与该民族乳腺癌相关的易感SNP位点,分析易感SNP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2)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64例新疆哈萨克族乳腺癌和127例哈萨克族健康成年女性的VDR热点突变位点,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寻找与该民族乳腺癌相关的SNP位点,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3)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7例哈萨克族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同源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BRCA1、BRCA2和VDR的蛋白表达,比较3种基因的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探讨蛋白表达与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分析3种基因蛋白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1)我们在BRCA1和BRCA2热点突变区域共检测到18个SNP位点,分别为BRCA1基因10号外显子7个SNP位点,18号内含子1个SNP位点;BRCA2基因10号外显子3个SNP位点,11号外显子7个SNP位点,其中既没有发现新的SNP位点,也没有检测到致病性的突变位点。在18个SNP位点中有3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携带这3个SNP的突变基因型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P<0.05),分别为BRCA1基因的rs1799950、BRCA2基因的rs1801499和rs1799944,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携带rs1799950位点AG基因型且ER阴性状态下,乳腺癌风险是对照组的4.422倍(P<0.05)。携带AG基因型且PR阳性状态下,乳腺癌风险是对照组的3.888倍(P<0.05)。携带AG基因型且HER-2阳性或阴性状态下,乳腺癌风险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携带AG基因型且Ki-67高表达状态下,乳腺癌风险是对照组的4.397倍(P<0.05)。携带rs1799950位点AG基因型且为浸润性癌时,乳腺癌风险是对照组的4.163倍(P<0.05)。携带AG基因型且TNMⅡ期状态下,乳腺癌风险是对照组的6.496倍(P<0.05)。携带AG基因型且组织学分级2级和3级时,乳腺癌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3.782倍和4.401倍(P<0.05)。携带BRCA2基因rs1801499位点的TC基因型和rs1799944位点的AG基因型且ER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对照组的3.017倍(P<0.05)。携带TC基因型和AG基因型且PR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对照组的2.915(P<0.05)。携带TC基因型和AG基因型且HER-2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对照组的2.123(P<0.05)。携带TC基因型和AG基因型且Ki-67高表达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对照组的2.373(P<0.05)。携带TC基因型和AG基因型且病理类型为浸润性癌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对照组的2.145(P<0.05)。携带TC基因型和AG基因型且淋巴结阴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对照组的3.375(P<0.05)。携带TC基因型和AG基因型且TNMⅠ期和Ⅲ期患者乳腺癌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526和3.207(P<0.05)。携带TC基因型和AG基因型且组织学分级为1级和3级时患乳腺癌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3.170和2.324(P<0.05)。
  (2)我们对VDR基因5个热点研究的SNP位点,包括rs2228570(FokI)、rs1544410(BsmI)、rs757343(Tru9Ⅰ/MseI)、rs7975232(ApaI)、rs731236(TaqI)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对照组中的分布进行比较,发现仅VDR基因的rs2228570(FokI)和rs7975232(ApaI)位点在病例对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这2个SNP的突变基因型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明显降低(P<0.05)。携带VDR基因rs7975232位点的TT基因型且ER阳性患者可降低乳腺癌风险(OR=0.639, P<0.05),携带TT基因型且HER-2阳性者可降低乳腺癌的风险(OR=0.604,P<0.05),携带GT、TT基因型且Ki-67高表达(OR分别为0.467和0.653)仍会降低乳腺癌的风险(P<0.05)。携带VDR基因rs7975232的TT基因型且淋巴结阴性(OR=0.540)会明显降低乳腺癌的风险(P<0.05)。携带GT、TT基因型无论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如何都不会改变乳腺癌的风险(P>0.05)。携带 GT基因型且 TNMⅡ期(OR=0.475)以及携带TT基因型且TNMⅢ期(OR=0.523)相较于对照者风险会明显降低(P<0.05)。
  (3)57例哈萨克族乳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可以见到BRCA1、BRCA2、VDR蛋白在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BRCA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细胞核,BRCA2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及细胞膜,VDR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与细胞膜,BRCA1和VDR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主要呈阴性表达或低表达,与表达增高的恶性肿瘤细胞形成较明显的内参对照,BRCA1和VD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而BRCA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接近正常乳腺组织(P>0.05)。BRCA1/2蛋白表达均与PR和Ki-67呈正相关(P<0.05)。BRCA1蛋白表达分别与BRCA2和VDR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
  结论:
  (1)本研究发现了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乳腺癌BRCA1/2和VDR基因热点突变区域/位点的易感/保护性SNP位点,不同于其他民族和种族,不仅扩充了哈萨克族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谱,还有助于该民族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2)哈萨克族特有的BRCA1/2和VDR易感/保护性SNP位点与不同临床病理状态密切相关,为哈萨克族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BRCA1和VDR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癌变过程,可以考虑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CA1和VDR水平来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并指导治疗,并为维生素D这一常见、经济、便捷的药物将来可能应用于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及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其共同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功能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